-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名 称: 关于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的解读
解读单位: 下陆区应急局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发布时间: 2023-05-18 11:22
关于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的解读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先后发生了重大事故,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全国、全省、全市已先后召开安全工作视频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这次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是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项重大行动。根据国家、省、市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安委会制定了《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即将印发实施。现将方案主要安排通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与以往相比,此次专项行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一)紧盯突出问题抓整治。此次行动不搞“大而全”,避免抓小放大、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聚焦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特别是近年来重特大事故集中暴露出的违规动火、外包转包管理混乱等“小施工引发大事故”,以及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不开展应急演练、员工不熟悉逃生出口等突出共性问题,要紧盯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排查整治。
(二)紧盯关键少数抓落实。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法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狠抓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排查整治效果。为此,《方案》将“突出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带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作为专项行动的重要任务,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定职责基础上要亲自抓好的十二项重点工作。
(三)紧盯质量效果抓排查。合理安排整治行动各个环节,注重把握工作推进节奏,先由企业集中开展全面自查自改,政府部门强化帮扶指导,然后再开展精准严格执法、强化责任倒逼,明确提出企业自查自改隐患或上报的不予追究,排查整改不力或导致事故发生的严罚重处等要求。
(四)紧盯专题培训抓提升。区安委办已将现行的各重点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印发成册,请各部门、各企业组织专题学习,形成企业照单重点排查、部门照单重点执法,员工举报给予重奖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内容
从推进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落实,“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二十九项重点任务措施。
这里着重讲一下企业层面,十二项任务措施:一是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参与本单位的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期间,要认真落实“七个一次”的工作要求。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法规规定以及“两个清单”,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成“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的责任机制。三是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开展风险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建立“一图、一牌、三清单”(即企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空间分布图、安全风险告知牌和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应急处置措施清单)。四是全面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对一般隐患立查立改;对重大隐患且一时难以整改的,要立即停用相关设备设施,决不“带病运行”。五是组织对电气焊等动火作业、老旧小区改造和建筑二次装修消防开展排查整治。组织对电气焊设备、动火等危险作业人员以及易产生重大事故隐患的其他关键岗位人员责任落实情况和老旧小区改造和建筑二次装修消防进行1次全面排查。六是组织对有限空间、特种设备开展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即未经风险辨识、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戴劳动防护用品、没有监护、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未经审批不准作业、未经培训演练不准作业。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运行安全。七是组织对城镇燃气开展排查整治。深查彻改燃气建设、经营、输送、使用全链条风险隐患,加快老旧管道更新改造,推进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和设施智能化改造;落实管道企业日常巡护措施,严防第三方施工乱挖乱钻引发管道泄漏等事故。八是组织对道路交通开展排查整治。严格“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管,开展客运车辆、9座以上租赁客车、旅游包车、货运车辆、摩托车、电动车、“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排查整治。九是对建筑施工领域开展重点危险作业排查整治。聚焦建筑领域高处作业、吊装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重点危险作业风险开展重点整治。十是组织对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排查整治。针对本企业各项目、场所外包外租等组织开展1次全面排查。十一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施设备、作业环境标准化,强化过程动态风险管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十二是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加强预案管理和培训,让全体从业人员了解应急处置措施,熟悉安全出口或避灾路线,切实提高应急意识和能力。
部门层面,主要有九项任务措施:一是各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印发本行业领域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整治的重点隐患和事项,深入企业加强宣传解读。二是做好企业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团队,动员社会机构,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帮扶指导。三是加强监管执法人员能力提升。组织专题培训,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教育大家增强斗争精神,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