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73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3-07-06 来源:下陆区教育局    

胡海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双减”工作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管副区长作出批示,要求全区上下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切实做到认真抓“双减”工作、严格落实“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抓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一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进“教联体”建设,着力打造有色中学+下陆中学、团城山小学+张家湖小学、有色小学+陆家铺小学三个市级示范教联体,在师资配备、生源调配、资源互补等方面,以强带弱,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区范围内交流共享,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二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督促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儿园和小学教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严禁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三是向内挖潜,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鼓励教师为课堂教学“赋能增值”。坚持教学相长,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情境式、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精心设计学习过程,真正让学生手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坚决杜绝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积极倡导“堂堂练”和“精讲多练”。努力做到“练习时间有保障,练习内容有针对,练习方式有趣味,练习效果看得见”。

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每周服务5天,每天至少2小时),充分征求家长意愿,做好延时服务,为家长排忧解难。同时,全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调动各方资源,拓展服务渠道,在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答疑的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围绕提升核心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区教育局把课后延时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提出具体要求,各校狠抓落实,因地制宜,积极探索。

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用好监管平台,常态化打击无证无照培训机构。根据“双减”要求,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区教育局不再审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新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目前,我区学科类培训机构2家,均为非营利性机构。2023年2月15日,省教育厅来黄调研校外培训治理情况,实地检查欢乐堡、骄子教育,对我区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不过关、内容低俗违法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在寒假即将到来之际,区教育局发布《寒假期间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工作提示》和《关于寒假校外培训告家长书》,要求全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培训从业行为,提醒家长科学理性加强家庭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

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寒假期间,区教育局联合区纪委、区市监局、区民政局、下陆公安分局、下陆消防救援大队、区城管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开展校外教育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培训,强化监管工作规范性。公布学科类违规校外培训“随手拍”投诉举报平台,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坚决防止学科类培训反弹,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充分调动在职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以在职教职工为主的课后服务工作队伍。创设良好政策环境,动员离退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专业人士、

大学生志愿者和其他社会热心人士等志愿服务力量,统筹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服务机构教师参与课后托管服务,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校外志愿人员要由区教育局严格把关审批,并加强管理。各校每月按考核情况发放课后服务补贴,激励参与教师提高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课后托管延时服务必须始终坚持公益导向和非营利性, 各校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按照成本核算、分学期收取的方式, 适当收取一定的托管服务费,不足部分由学校比较性绩效兜底。

托管费主要用于参与托管工作的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的劳动补贴,以及聘用教师的劳动报酬。托管费由家长委员会组织收取和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家长委员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托管经费分配方案,根据学校实际,实行一校一案,收取的课后延时服务费做到专款专用。

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艺术等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师)资源,补充中小学教师师资力量不足。一是开发校级教师资源,支持学校体音美、科学、信息教师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支持基于自身爱好,“一专多能”的教师发挥潜能。二是盘活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作为“后援团”,提供高水准的课后服务,如利用小燕子儿童剧团、校外足球培训机构等,搭建平台,补充校内师资力量不足。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市、区“技术比武能手”和高科技人才给学生讲课、演习。

落实家校共育机制,通过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党员教师家校协同行动”等活动,组织中小学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广泛听取家长意见,推动学校优化“双减”工作方式。如实验中学开展“党建+家校协同育人”全体教师入户家访活动,有色中小学、下陆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凝聚减负增效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