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83号提案的答复
胡海红 胡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预防预防学生近视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市教育局等六部门印发的《黄石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黄教体卫艺〔2019〕6号 )精神,区教育局加强了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工作方案
区政府高度重视学生防近视工作,把防近视工作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成立下陆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区长严定方任组长,区教育局局长、区卫健局局长等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各学校校长任组员,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近视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严格落实各项预防近视措施。区教育局加大对学校的监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课程标准,加大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改善教室照明。区卫健局负责学生视力大数据监测、预警和干预工作,指导科学防控近视。区卫健局和市场监管局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严防近视劣质产品和虚假宣传。区属各相关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将近视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综合施策,认真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1、落实专门机构,强化专业保障
我区疾控中心在2020年8月10日挂牌成立,对辖区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进行指导。目前,我区共有12家公益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工作。我区对12家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配备视力筛查仪器并对公卫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视力筛查工作顺利进行。下陆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都要对辖区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体检,并开展学生视力监测、预警和干预工作。
2、示范引领带动,加强条件保障
(1)改造学校光源条件。区政府积极创造学生课间户外活动条件,连续几年筹措资金大力改造学校老旧操场,全区所有学校已拥有基础较好的塑胶活动场地。为保障各项教学设施和条件(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的采光照明,课桌椅、黑板的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文件和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区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共投入236万元对有色小学教育集团、铜都小学、张家湖小学、有色中学、广州路小学、白马山小学、团城山小学及20所幼儿园教室进行了光源改造。目前只有下陆中学(18间教室)未进行光源改造。区属学校全部配备可调节课座椅。
(2)打造典型示范学校。区政府通过各种宣传及考核方法促进各校在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中出实招、想办法,多校近视防控工作显现成效,有色小学作为近视防控优秀案例在市教育局近视防控专题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我区6所中小学、1所幼儿园被评为黄石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称号。
(3)消除大班额。区政府对我区教育科学规划布局,努力扩大义务教育资源。一是科学规划。我区根据下陆地区城镇化发展、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情况,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变化动态监测及学龄人口预警机制,科学编制《下陆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根据学区内学生变动的情况,调整学区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实现义务教育学生相对就近入学,从源头上消除大班额。二是扩大学位供给。继续实施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计划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面完成改薄五年规划任务。确保足够的学位解决学龄人口不断增加引发的大班额问题。三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筹措资金,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近三年,白马山小学投资8000万、团城山小学投资380万、墨斗山学校投资1.6个亿,下陆小学投资3800万改扩建,已经分批投入使用。同时也对张家湖小学、有色小学东校区等非规模学校进行必要维修,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硬件条件差异,引导附近居民及外来务工及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分散部分学校的招生压力,按计划实现大班额清零。
4、配备设施设备,开展监测筛查
我区12所学校均按照要求设置了学校卫生室(保健室),按标准配齐了设施设备,600人以上学校均配备了1名专职校医(校医配置情况均张贴于学校卫生室墙上)。有色小学、白马山小学、团城山小学与第三方眼科机构合作建立了近视防控保健站,配备有多种眼科仪器,定期有专业眼科医生坐诊,为学生眼保健检测和眼健康知识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减轻作业负担,强化体育锻炼
(1)区政府把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工作作为教育督导和学校检查的重要内容,以督促减,以减增效,切实抓好落实。坚持定期督导和长期监管结合,将结果作为区教育局、学校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
(2)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区属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
(3)区属学校均在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
(4)区属各学校认真开展“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得到加强,学校参加各级各类赛事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区学校在黄石市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比赛中实验中学、下陆小学、团城山小学获得一等奖,其他四所学校分获二、三等奖。参加湖北省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男子组由我区有色中学牵头组队,全市共派出22名学生(我区就派出了9名学生),全市3名学生入选的全省最佳阵容中我区就占2名;初中女子组22人,我区派出10名学生,全市4名学生入选全省最佳阵容中我区就有3名。小学组全市共派出30名队员,我区学生就有16名,入选全省最佳阵容人数占一半。
(5)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课间十分钟体育锻炼,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来缓解学生的视力疲劳,建立并坚持眼保健操制度,严格组织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每周调整学生座位一次。区教育局还督导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眼保健操并开展眼保健操竞赛,保证学生掌握要领,姿势正确。在学生做眼保健操时有专人对各班级进行检查,每周评比排名,并将此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年底与班主任绩效工资挂钩。
6、重视宣传教育,推进健康教育
区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视力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以视力健康促进与教育为主题的表演、演讲制作,以及爱眼日“视力健康宣教行”等系列宣教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官微、QQ群、板报、广播等形式,加强保护视力的宣传和教育。动员家长及社会参与,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全社会都重视并参与防近视工作的良好局面。
(1)开展预防近视周及“主题”活动。每年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为预防近视周,我区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利用“全国爱眼日”这一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动员专业机构、家长参与,扩大宣传的效果。学校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做眼保健操,同时,结合实际每年确定一个眼保护主题,2022年的“防近”主题为“阳光亮眼,从现在做起”。
(2)开展眼保健操、读写姿势达标活动。每学年全区所有学校均组织开展读写姿势(写字、握笔姿势)、眼保健操达标活动。学校在每天的晨午读时间对各班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进行检查,将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3)举办“防近”知识培训和专家讲座。我区邀请眼科专家到学校给全校师生进行“防近”知识讲座和培训,近2年共开展各种近视防控培训与宣传140余场,让学生了解近视的发生机理、预防措施及“防近”的现实意义,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7、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康档案
我区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视力监测制度,每年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两次学生视力检测,请专业眼科机构对我区学生定期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检测并给每名学生建立了视力健康纸质及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同时,按照教育部要求,按时完成学生视力监测后在教育部体质健康国网系统上完成视力检测数据上报工作
8、加大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我区市场监管局抓好眼视光产品市场和验光配镜行业监管整顿,强化眼视光产品质量监管和验光配镜行业计量监管,加大眼视光产品流通和销售领域执法检查力度,加强了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我区卫健局对学校、幼儿园采光照明达标情况进行“双随机”抽检,规范近视矫正活动。
(三)压实责任,严格评议考核
为降低近视发生率,我区层层压实责任,严格实施评议考核制度。对未实现年度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目标或排在末位的学校进行通报,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持续下降的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学校也制定了近视防控考核制度,将视力健康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对相关部门、教师履行职责评估体系,严格实施考核,与教师的绩效评价、评优评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