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关于区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13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2-12-05 来源:下陆区发改局    

九三学社下陆支委:

您在区政协第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下陆区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现提出主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下陆区聚焦建设首善城区的目标定位,以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黄石市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为引领,着力推进四圈融合、五区协同、六并进全域一体化发展,奋力实现产业发展、交通互联、科创承接、生态治理、民生改善,走在武汉城市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前列

一、科学谋划目标思路

牢固树立区域发展理念,研究制定《于新时代推动下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同城化发展示范区首善城区的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了下陆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思路和任务,力争在5个方面走在前列一是产业链供应链中成为重要支点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产业互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我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特色商贸文旅产业,释放区域消费潜力,打造鄂东区域消费中心。二是大交通格局中建成物流枢纽以外部联通、内部循环为目标,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全国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支持物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服务黄石、辐射鄂东南的长江中游区域物流枢纽。三是光谷科创大走廊中形成创新高地依托校企资源,围绕优势产业,加强与武汉城市围产研交流,主动承接武汉高新技术产业需求,成为光谷科创大走廊产学研融合的创新高地。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保持共治同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之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扎实推进美丽下陆建设。五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创建特色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突破,创建红色物业、智慧养老、民主议事、平安社区等特色品牌。

二、务实推动区域协作

以对接武汉、融入武汉、服务武汉为引领,服务龙头、拱卫中心、主动融入、扬长补短,努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首善城区一是推进规划同编。注重战略协同,申报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功长乐工业园区纳入黄石临空经济区列入光谷科创大走廊进一步承接武汉城市圈等集群产业转移,报送46个黄石市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谋划项目(事项),组织编制了下陆区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行动方案主动省级投资平台和湖北经济学院等院校交流沟通,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域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二是推进科技同兴。主动接受武汉创新辐射,通过构筑一批产业平台、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出台系列政策等举措,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初步形成创新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5%,大江环科荣获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优势,有针对性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促进6家企业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预计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亿元。组织磁湖汇申报湖北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湖北理工学院申报三废治理新技术中试基地。是推进产业同链。托黄石及武汉城市圈周边城市对钢铁、有色、化工、汽车、建材、服装、纺织等行业固废处置需求,拓宽长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资源循环处置门类,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循环处理能力强、聚集度高、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组织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火炬基地是推进民生同保。出台《下陆区构建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实施方案》,明确了以“四办”为核心构架体系,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综合政务服务体系,通过“四办”方式,建设“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进一步加入“云上办”“跨省通办”合作,梳理出“云上办”第一批“跨省通办”事项23条并设立“跨省通办”窗口;与黄冈市麻城市签订“跨市通办”协议,目前正在进行事项梳理确认。

三、聚焦重点寻求突破

下一步,将坚决落实国家、省市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与武汉和周边地区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开放流通、市场融合。是在创新协同发展上,加大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力度,持续对接武汉科技创新资源,努力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中形成创新高地。是在产业分工协作上,更加主动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更加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和服务配套,努力把下陆打造成为武汉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武汉产业发展延伸配套基地。三是在民生共建共享上,助力完善落实公共服务共享机制、生态环境治理联动机制、文旅产业发展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签订“跨区通办”协议范围。让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最后,感谢您对我区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