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区八届政协四次会议5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尊敬的冷梅勇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规划和建设铜文化长廊(街道)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您的提案回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思路,要求把历史之源,文化底蘊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正是城市建设文化自信的体现,而我们下陆区是因厂建区,先后有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纺织机械厂、省拖、华中铜业等企业纷纷落户下陆,创造了企业辉煌,企业文化也是我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街区的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园地,就显得独特而富有生机。特别是近几年,大冶有色和华中铜业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铜文化”企业优势,围绕铜及铜的深度加工,加快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升级,形成了下陆区独有的“铜”文化产业链。今年年初,大冶有色办公生活区正式列入湖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录,铜文化街区的打造将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融为一体,必将成为黄石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重大创新举措,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准备:
一是理脉络,规划先行。加强高位统筹和组织协调,由政府分管同志牵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明确部门、新区和企业的责任体系,形成上下通畅对接、形成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社团协同的机制。厘清下陆区所有铜文化资源,有意识的做好统筹保护,统筹规划好下陆区铜文化街区建设。
二是抓细节,统筹整合。加快城区道路、管网、标识等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城市设施景区标准化建设,老旧城区模块与新建城区模块分界清晰,建立各历史资源点的联系,规划选址好“铜”文化长廊建设的点位与布局,打造下陆“铜”文化特色街道,形成下陆人文历史旅游线路,让住在城市之中的居民能够感受到下陆独有的历史铜文化。
三是巧借鉴,突显职能。我区铜产业拥有明显优势,在东钢文化园之外,借鉴和吸收铜都社区欧式花园街道建设和铁山区“铁”文化建设经验,创设下陆区“铜”文化和旅游经济相融合发展的优良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建设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今后再提宝贵意见。我们将积极研究借鉴,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黄石市下陆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