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下陆区1-7月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和一系列精准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刺激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场流通秩序逐步恢复,全区消费市场逐月回升。1-7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3亿元,同比下降32.5%,环比收窄2.8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三,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7.67亿元,同比下降30.5%,环比收窄2.9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三。

一、运行特点

1、四大行业销售额涨跌互现。7月份,批发业当月完成销售额3.92亿元,同比增长7.99%,累计完成销售额35.56亿元,同比下降2.92%。零售业当月完成销售额3.93亿元,同比下降6.98%,累计完成销售额22.67亿元,同比下降34.91%。住宿业当月完成营业额343万元,同比增长1.93%,累计完成营业额1314万元,同比下降51.6%,餐饮业当月完成营业额860万元,同比下降35.4%,累计完成营业额4684万元,同比下降59.21%。

2、批发零售业好于住宿餐饮业。1-7月,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27.37亿元,同比下降29.92%,占整个限上零售额的比重达到98.92%。住宿餐饮业完成限上零售额0.3亿元、同比下降65.5%,仅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的1.08%。

3、大宗商品四涨十跌。实现增长的四类商品为:粮油食品类增长12.7%、烟酒类增长9.5%、日用品类增长87.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43.2%。下跌的十类商品为:饮料类下降17.6%、服装鞋帽类下降27.3%、化妆品类下降100%、五金电料类下降47.1%、家用电器类下降69.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0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6.3%、建筑材料类下降45.7%、汽车类下降26.4%、其它商品类下降68.3%。

二、存在问题。

1消费市场恢复缓慢。一方面,消费产能供给不足,受疫情影响,百货、汽车和石油制品等多个行业下滑明显,部分消费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消费信心不足,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部分百姓存在心理恐慌,普遍偏向于储蓄避险而非出门消费;同时,受一、二月企业停业影响员工收入锐减,购买力明显下降,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主导行业下滑严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占全部限上零售额比重为69.57%,1-7月,两大行业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6.4%和36.3%。受疫情和国际原油价格低迷双重影响,两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的态势或将持续,对消费品市场的支撑作用或将进一步被削弱。

三、对策建议

1、提振激发消费潜力。当前疫情压力依旧存在,市民外出消费仍较为谨慎,要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适时出台一系列发放消费券和打折卡等促消费政策,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的模式,鼓励群众消费,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

2、加大企业扶持力度。针对我区限上零售额占比持续走低的情况,一是要强化部门协作。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生产情况,动态跟踪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二是要精准施策。对重点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力促企业健康发展

3、加强企业培育入统在疫情影响下,传统消费损失严重,新增单位作为消费品市场提质、增效的关键,应予以高度重视。对纳入“四经普”培育库的企业,相关部门要及时上门宣传动员,按照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及时入库,从而充分反映出我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