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2021年下陆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08日在下陆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下陆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其难忘、具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治理体系全方位重塑、生活品质全方位提高,实现从中心城区向首善之区的历史性跃升预计到2021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接近300亿元,年均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超162亿元,年均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25亿元,年均增长3.9%;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5万元,年均增长7.1%。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在闯关夺隘中书写了激越人心的奋斗篇章

五年来,我们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质效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推动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和“上云”全覆盖15家企业获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称号有色20万吨废杂铜、华中铜业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竣工投产,铜冶炼及延伸加工连续九年获评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中国铜加工产业年会、中国长江经济带铜产业高峰论坛等国家级盛事在我区成功举办。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居然之家、宏泰广场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三味坊、安达路、铜花北路等一批美食街初具规模,总部经济、直播带货等新生业态更趋活跃,我区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服务业发展贡献单位。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黄石传化诚通公路港、湖北润信农批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建成投产下陆成为鄂东南地区重要物流基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2017年末的073.3:26调整为0.2:58.1:41.7,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动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来,我们坚定推进协调发展,区域融合全面提升。长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成为我市首个专业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成功获批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此项殊荣全国仅有50个、全省唯一,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总产值累计达100亿元。高端制造产业园一、二期建成投入使用,三期即将完工,一批项目陆续入驻。东方山大健康产业园加速建设,东方山核心景区全面提档升级,梨花峪、素食文化村、祥子民俗馆等新晋“网红”景点建成开放。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启动建设,“东钢新时代”文旅综合体、大数据产业园、新基建项目成功签约,临空临港优势进一步凸显。磁湖西高端商务产业园启动拆迁,万达广场等数个大型商贸综合体相继建成,黄石商贸中心“中移”格局日趋明显。城市更新植入“红色基因”,石榴园、康宁等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全市样板,智慧城区加速建设,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五年来,我们坚定推进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顺利完成,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稳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推进“全科社工”服务模式,125项高频事项下沉社区,可网办率达到100%。扎实推进先建后验改革,园区8个事项区域性统一评价圆满完成,项目落地平均耗时压缩三分之二。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县(市、区)评价综合得分排名位列全市城区第一执行合同和保护少数投资者两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深入开展“双千”服务,我区连续四年获评全市“双千”工作优秀单位。大力推广东楚融通,线上线下推进银企对接,为96家企业融资14.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2万户减免税额超过4.8亿元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3家企业获黄石“市长质量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16项科研成果获全省科学进步奖,新增高新企业3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6家。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4.3%名列全市第一。磁湖汇、理工慧谷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慧谷众创空间荣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我区成功跻身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城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

五年来,我们坚定推进建管并重,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现代有轨电车、苏州路西延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黄石北站提档升级,黄石市综合客运枢纽站建成投入使用,青龙山路、广州、白马路30条道路完成升级改造,福州路、铜鑫路5条断头路正在实施贯通外联内畅的现代化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累计改造雨污管网130公里,改造东钢片、长乐片等棚户区12个,推进磁湖西岸、饶家垄、庙宇垴片拆迁项目13个,拆迁面积50万㎡,改造老旧小区20个,涉及户数1.37万户。柯尔山-白马山城市生态公园、黄荆山登山步道、磁湖湿地公园、青鱼路人防避险公园建成开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农贸市场全面升级改造,杭州西路、广州路获评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铜都、孔雀苑社区成功申报省级美丽街区。强力拆除违法建筑,全面完成“厕所革命”攻坚任务,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市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定推进绿色发展,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质量创近年最好水平,PM2.5和PM10浓度持续下降,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3%,比2017年提高19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磁湖水质保持稳定,东港、西港等4条黑臭水体全部“脱黑”,全域河流实现长治久清,我区连续年被评为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优秀单位。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资源要素家底更清。完成长乐山地块、东钢地块土壤修复,完成武铁采石厂、长乐山南麓等开山塘口治理。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省“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关停取缔及搬迁“散乱污”企业13家、整顿规范4家。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编制完成污染源普查公报通过验收。实施造林绿化2310余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五年来,我们坚定推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6.39%。妥善安置拆迁还建居民,完成还建安置4658套,353户困难群众入住公租房。织密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网络,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近2亿元。全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000户,对口精准扶贫阳新县枫林镇5个村实现脱贫出列。健全医养融合、康养并举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全市首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连续举办4届“下陆工匠”职业技能大赛,涌现出一批全国技术能手、湖北工匠等先进典型。全区35所民办幼儿园改为普惠性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3所,新增学位2000余个。我区获评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入选首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区有色中学等12所中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我区中考综合成绩连续4年蝉联全市第一。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圆满完成省运会赛事承办等重大活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疾控中心,推行“片区医生”试点制度,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区)。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区疫苗接种18.79万人

五年来,我们坚定推进依法治区,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力度。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七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我区荣获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深入排查整治涉众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健全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体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效,平安下陆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青龙山等20个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省级老年宜居社区。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好统战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政府投资审减金额4500多万元。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42件、政协委员提案328件,满意率达99%以上。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公共法律服务、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物价、民族宗教、保密、档案、科普、人防、森林防火、防汛救灾、消防救援、史志和对口援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联、老龄、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回顾五年的奋进历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铭刻着历届班子的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尤其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区党员干部、广大医务工作者、志愿者逆行出征、共克时艰,60实现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全部清零至今无一新发病例,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地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下陆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在下陆的投资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向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制造业发展质量不高,科创重器偏少,产业链条不完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新、老下陆及团城山片区发展仍不平衡不协调,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仍有待加强民生领域补短板任务仍然艰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还存在缺口,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少数公职人员专业素养、法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改进和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转型发展攻坚期、区域治理提升期,是我区扛起首善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奋力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的关键五年。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和武汉城市圈同城化融合加快推进,黄石着力推进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协调发展格局,为我区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更为广阔空间、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能

在刚刚闭幕的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区委高瞻远瞩地描绘了首善之区的宏伟蓝图,为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将继续弘扬“包容、求实、勤勉、自强”的下陆精神,以敢为人先、时不我待的担当和气魄,把人民期盼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着力在推进五大跨越中奋力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区第十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推进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区域融合、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跨越发展,在黄石加快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充分发挥“五大优势”,着力拓展“五大功能”,努力推进“五大跨越”,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首善之区。主要体现在:发挥工业基础优势,拓展龙头企业引领功能,推进“传统工业独大”向“产业多元并进”跨越;发挥科强区优势,拓展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进“依靠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发挥区位空间优势,拓展城市综合承载功能,推进“区域融合不够”向“全域协同发展”跨越;发挥公共资源优势,拓展民生服务供给功能,推进“保障基本需求”向“全面优质均衡”跨越;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拓展基层社会治理功能,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向“精细化现代化”跨越。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示范区首善之区的优势显著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创新发展,人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得到满足,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全区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同类城区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奋力实现“八个首善”

(一)坚持产业为纲,打造独具特色的首善名片

坚持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形成“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两百亿循环经济产业、百亿级鄂东商贸文旅产业”集群梯队,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深耕支柱产业。以铜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为重点,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重点引进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促进辖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打造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大冶有色、华中铜业等龙头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打造“华中铜谷”、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做优做精循环经济,形成创新力强、附加值高、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全省最具竞争优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发展新兴产业。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构建都市型工业新业态。做大做强省级青年孵化器,扶持创新创业基地和网络直播平台发展。发展跨境电商零售直购业务,打造鄂东电子商务中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建成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吸引“专精特新”企业入驻园区。

繁荣第三产业。打造团城里天街、环湿地公园商街、大屋湾特色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加快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磁湖西高端商务中心、龙翔科技产业园、肖铺新经济产业园等总部经济园区建设,进一步发展工业物流、物联网、总部经济、金融服务、高端商贸、信息科技等产业,构建服务业发展聚集区。依托黄石传化诚通公路港、湖北润信农批、众联物流等龙头企业,构建立足黄石、服务鄂东南的现代物流平台,打造辐射鄂东南地区的物流枢纽。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东方山景区为核心,湿地公园为依托,“东钢新时代”文旅综合体为基点的文旅产业发展带状格局。力争到2026年,初步形成以团城山为主的消费活力提升区,以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主的消费新兴发展区,以广州路西延-东方大道沿线为主的消费战略发展区,为打造鄂东商贸服务核心区提供重要支撑。全区限上商贸企业超过120家

(二)坚持项目为王,打造真抓实干的首善品牌

坚持“项目为王、干事为先”,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进一步提升投资拉动效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项目谋划储备。统筹全区中长期发展目标,主动衔接国家重大规划、重点投向,持续储备、生成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突出交通条件改善,系统谋划推进大泉路拓宽等一批项目。突出产业转型发展,系统谋划推进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新能源精密制造、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项目。突出民生补短板,系统谋划推进黄石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等一批项目。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库,实行清单化管理,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强化项目保障服务。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项目前期阶段,重点做好项目审批、用地保障等服务,做到即来即办、快审快批,开辟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大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项目建设阶段,重点加强融资、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有效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多渠道促进银企对接,推进项目融资精准合作。项目投产后,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扩大招工、技术创新等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统筹协调能耗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围绕绿色、科技、创新等领域重大工程,引进一批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项目技术攻关、企业规模扩张提供智力支撑。

强化项目推进实施。持续开展“周六工地日”活动,加强项目拉练和考核力度。对未开工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逐一分解各个环节责任,追究“卡壳”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开工。对在建项目,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施工调度,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争取完成更多实物量。确保“东钢新时代”文旅综合体、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光大(黄石)循环利用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投产,加快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

(三)坚持招商为源,打造投资兴业的首善高地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更精准的招商方向、更务实的招商举措、更专业的招商队伍,持续提高招商质效。

明确招商定位。坚持有方向、有标准、有要求,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含链量、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以高质量、高标准、高科技为导向,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临空经济、跨境电商、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和环境友好型项目。以大投资、大规模、大牵引为导向,重点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民企500强等大企业,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以上档次、上层次、上效益为导向,聚焦五个跨越,聚力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同时,努力盘活闲置土地、楼宇、厂房,让沉睡的资产、资源、要素动起来,活起来,千方百计招引各类业态项目落地。

优化产业链招商。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对接国家、省、市政策机遇,进一步梳理产业地图,建立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库,做好引进产业上下游及产业链前后端项目全面摸排工作,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等重点区域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以改造提升优势产业为龙头,对我区循环经济、铜产业经济、跨境电商开展精准研究,针对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条薄弱和缺失环节,引驻铜合金等精深加工领域项目,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积极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品牌产品、龙头企业,争取发展更多重点项目,补足优势产业链促进下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强招商队伍。以现有企业为合作平台,大力开展二次招商。建立招商规范化常态化培训机制,不定期开展土地、财税、高新技术政策等专题培训。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招商”与“新招商”共同研判项目、总结经验,让招商干部边干边学,全方位提升招商人员交际公关、谈判、具体项目的策划运作等能力,提升招商团队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水平。

(四)坚持开放为先,打造融合发展的首善路径

贯彻落实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加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发展。

融入同城化发展大格局。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为导向,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机、数控等重点产业链。加速跨境电商、汽车商贸、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对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承接产业转移强磁场。推动新一轮企业技改升级、二次创业加快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强基工程。

完善内外连接大通道。抢抓机遇实施四通八达工程,全面构建“外联内畅”的现代交通体系。充分依托黄石北站、黄石综合客运枢纽站、大广西等枢纽节点,发挥临空、临港、临光谷优势,加快黄石新港至武汉光谷高(快)速通道、大广高速东方山互通项目建设,依托铁山下陆一级公路建设,构建黄石至武汉便捷快速出行通道,推动南北大通道项目建设,对接鄂州花湖机场,完善鄂东地区路网布局。支持辖区产业园、现代物流企业对接黄石新港、鄂州花湖机场,参与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建设,深度融入公铁水空四港”联动发展格局,形成以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东方大健康产业园为核心的全域一体化发展承载区。

做强开放开发大平台。长乐山工业园区打造成为下陆高质量发展的“钱袋子”,用足用好全国大宗固废金字招牌,提升循环经济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能级水平;老下陆街道打造成为全市临空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的“集散地”,加快发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模式,加快建成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国际航空物流节点基地;东方山街道打造成为黄石全域旅游桥头堡,依托东方山文旅资源、健康产业资源,用好文化、民俗底蕴,加快东方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创建5A景区,做强“美丽经济”团城山街道打造成为美丽黄石的“会客厅”,优化商业发展格局,集人气、聚商气,推动智慧商圈建设,加快磁湖西高端商务产业园建设,加速黄石商贸中心“中移”新下陆街道打造成为黄石基层治理“新样板”,加速实施城市更新改造,构建多元参与、智慧赋能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长乐投资公司提升信用等级、扩大资产规模、增强发展竞争力。

(五)坚持服务为要,打造改革创新的首善环境

锚定“全省一流、全市最优”营商环境目标,推出一批引领性、首创性举措。

建设一流政务环境。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探索5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赋权下放至基层站点办理,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打造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进一步做好“清、减、降”专项行动,优化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和材料,减少跑动次数。启动信用审批改革,为信用优良的企业及个人提供“一对一”的专员帮代办服务,全面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办事体验。

建设一流市场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待遇,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平待遇,坚决杜绝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健全审管衔接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息公开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评定分离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净化招投标环境。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公平竞争评估,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考核制度。

建设一流法治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市场透明度和监管精准度,对违法违规干扰企业正常经营行为依法依规查处。探索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使更多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监督制约,强化责任追究,深化执法责任体系改革。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金融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发展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建设一流创新环境。立足下陆特色优势,不断集聚创新资源要素,优化创新平台和科技园区建设,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长乐山工业园创建国家火炬下陆循环特色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实施一批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的科技孵化链,支持磁湖汇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构建梯次培育链,引领高新企业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以上,每年新增“隐形冠军”企业2-3家。

(六)坚持建管为重,打造生态宜居的首善颜值

加强城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公园城区。

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加快雨污分流、混接错接改造,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推进区域路网衔接建设,有序推进下陆大道、东方大道等主次干道升级扩容,东西方向重点实施广州路、苏州路延伸工程南北方向重点实施北村一路、伍家洪路延伸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完成铜源路、蜂烈山路、狮子山路、桂林北路西延等城市骨架路网建设,启动栗山路和铜冶路建设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老旧小区改造清零任务全面完成。加快建设完善团城山、新老下陆片区、工业园区、东方山景区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实施下陆大道、新下陆沿街立面提升工程,推动团城山、新老下陆片实现区域融合发展。

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一鼓作气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强化违法建筑、工地围挡、渣土运输、非机动车乱停放等专项整治。统筹治理城市拥堵问题,重点实施铜花路口等4座人行天桥建设,解决早晚高峰期重点路段、学校周边拥堵现象。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推进人防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贸市场常态长效管理。建设城市管理智慧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植入“城市大脑”,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相结合,加快停车设施、充电桩建设。建设智能电网、智能水网、智慧交通,打造黄石智慧城市先行区。

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优良空气天数,守望好一片蓝天。加快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监测治理,巩固开山塘口治理复绿成果,保护好一方净土。提升省、市重点监控的主要港渠(湖泊)监测断面(点)水质量环境,涵养好一湾碧水。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加快“无废城市”建设,争创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示范区、全国循环经济样板区、国家级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区。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把牢能评、环评准入关,推广使用清洁、再生能源。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实施节能节地节水行动,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七)坚持稳定为基,打造平安和谐的首善样板

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统筹兼顾中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责任意识,严格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坚持科学控制债务率。健全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全民反诈防诈的良好社会氛围。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行业治理、源头治理,发挥三级调解网络及联合专业调解委员会作用。深化党建引领物业全覆盖,提升物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推进“八五”普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用心用情用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升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水平。加强民主法治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深化平安下陆建设。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深化“雪亮工程”“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和区域治理现代化,持续净化下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区。持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下陆。

(八)坚持民生为本,打造幸福美的首善家园

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内招外引精准发力,多渠道畅通企业和居民信息互通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场招聘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用好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相关政策,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促进教育优质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破解教育内卷难题,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创建教育优质均衡国家级示范学校。加强教育保障,加快墨斗山学校等新开工、改扩建学校、托育场所建设,抓好校园足球传统文化建设,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深入推进教育人才振兴工程,强化教师管理改革和待遇保障,抓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养老、医保、工伤、失业等基本保险制度。抓好双拥优抚安置等工作,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实行租购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让广大创业青年、务工人员、低收入群体在下陆安居乐业。扎实推进罗田县区域协作帮扶工作,持续开展好“党员联户·结对帮扶”。落实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充分发挥区红十字会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困难群体。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推进铜都公共体育场、新全民健身工程、城市书房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举办好全民健身、书香阅读等大型主题活动,承办国家级、省级文化体育赛事。统筹举办好校园足球联赛,持续扩大校园足球影响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大众艺术,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挖掘下陆文化,讲好下陆故事。

推进健康下陆建设。巩固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健康下陆行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创新升级,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坚持中医养生、素食餐饮、文旅休闲、全民健身、高端养老等产业融合推进。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只有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才能推进首善之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必须勇于出类拔萃。要始终保持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速效并进、量质齐升,努力冲刺更高标准,争取更好结果。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必须勤于奔跑赶超。要始终保持争站前列的奋进状态,比政策研究深度、项目谋划精度和前期工作进度,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为下陆发展增添新动能。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必须善于出新出彩。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依靠改革创新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把各项工作做到极致、干成样板、推出典型。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必须敢于担难担责。要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志气,坚持大事在手、难事不躲、琐事统筹、事事着落,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接最烫手的山芋,全力解决老百姓心头的急难愁盼。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必须严于廉洁自律。要始终保持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2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深入落实“十”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各项工作的起始之年。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发展。延伸下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完善铜精深加工、循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各大产业链远景规划,实施产业链“五图”作业,承接产业转移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引进高精铜带下游引线框架制造企业,加快补齐废弃电子产品处置产业链条。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增省、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2家。全面盘活纺机、省拖地块等存量资源,完善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

二是全力以赴推进园区建设。长乐山工业园区做优做强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确保光大二期、荆冶湘、迈泰等循环经济项目建成投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三期建成并高质量满园,加快园区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创建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东街办做实做精东方山大健康产业园,产业园一期项目完成倒房腾地形成净地,启动南门文旅广场建设,加大管山社区素食文化村及文创广场、张家湾社区生态民宿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山上山下融合发展;老街办做专做特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推进东钢新时代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期建设,启动产业园核心区建设,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打造华中临空跨境电商集聚区;团街办做亮做好磁湖西高端商务产业园,磁湖西岸、北岸完成倒房腾地形成净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重量级品牌商贸集团,布局配套特色商业街区,建设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新街办做深做透城市更新改造和基层社会治理,启动城市更新文创产业园建设,完成新下陆老旧小区改造二期工程、老下陆片老旧小区改造二期工程,对铜草路等4条背街小巷实施提档升级,加快打造黄石智慧城市先行区。

三是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明确将2022年作为招商引资年,全面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创新招商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县级领导包保+招商小分队+专业招商团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大型招商活动,围绕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磁湖西高端商务产业园和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展精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质效。依法处置闲置土地,有效盘活低效用地,推进纺机等地块开发利用。

四是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攻坚。健全项目推进保障机制,严格落实链长制,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工业项目,抓好项目腾地工作,为高质量招商预留空间。确保新基建、大冶有色、高端装备轴承等一批企业节能技改项目取得成效,“东钢新时代”文旅综合体、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光大绿色环保(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大江环科产业升级、墨斗山学校等一批社会民生项目竣工启用。

五是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各项领域改革工作,发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筹建下陆区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掌上办”“智慧办”。坚持亩均论英雄,使有限资源实现最大程度利用和产出。加快推进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支持企业引进领军型人才,精准引进、培育一批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六是全力以赴推进污染防治。深化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狠抓中央环境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实施好排污许可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省控断面水质进一步改善,稳定在Ⅲ类以上,空气优良率达92%。完成锶发矿业、原蜂烈山选金厂地块土壤污染治理,巩固开山塘口治理成果,完成庙宇垴片区环境整治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壮大循环经济能级,强化危险废物处置监管。支持企业循环化改造,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加快无废城市创建,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七是全力以赴推进城市更新。启动彭家堑、伍家洪、詹家湾等村改居社区污水管网建设,推进新下陆片、老下陆片、团城山片污水管网修复及混接点改造工程,力争新建及改造管网达60公里。重点加快老旧小区内房屋立面、道路、广场、停车、绿化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支持条件成熟的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增设消防设施、器材,改造消防管网,建设一批高档次绿色低碳小区。有序推进危房改造。启动东方山互通等对外联通重要交通节点建设。完成下陆大道提档升级,完成墨斗山路、新城路建设任务,启动老下陆街提档升级、杭州路(下陆段)升级改造。完成现代有轨电车、苏州路西延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建铜花北路等5个口袋公园。完成环卫基地项目建设。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清理整治违法建设。坚持不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文明成为全区最美风景线。

八是全力以赴推进民生改善。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推进团城山小学等4所学校改扩建项目,完成墨斗山学校建设,落实好“双减”政策和“三个课堂”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现门诊慢性病申报评审工作由每年两次改革为常态化申报。做好稳岗就业“治欠保支”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登记率和劳动力市场活跃度的“一增一降一升”。抓细兜底民生,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保障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加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关爱保护。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街道社工站建设。顺应群众期盼,加快推进解决全区涉房历史遗留问题。

全力以赴推进平安建设加快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化常态化。健全“三调”对接工作机制。深化平安下陆建设,完善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健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有序推进“八五”普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确保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临新形势,谋求新发展,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好正实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强化法治政府和廉政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各位代表!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推进五大跨越中奋力谱写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


政策解读:一图带你了解下陆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