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2018年下陆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12月30日在下陆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下陆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首善下陆建设乘风破浪、奋辑前行之年。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坚强领导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育新、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经济运行质效稳步提高。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0亿元,同比增长8.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35亿元,增长8%。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或高于年初预定目标。

——新的动能加快成长。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业加速融合,新经济发展迅猛。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三大新兴产业对工业贡献率超过40%。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330亿元,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铜铝加工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已具雏形。发展新动能迅速壮大,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区域协调发展竞进提质。工业新区聚焦大产业、大项目、大园区,基础建设提速,项目引进提质,产业聚焦提档,工业强区底盘不断壮大。旅游新区聚焦统筹东方山旅游全域化、精细化、品质化,核心景区提档升级全面完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服务体系逐步优化,引领我区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生态新区聚焦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城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实施,发展布局科学规划,征地拆迁稳步推进,启动了建设未来之城的新引擎。商务新区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投资洼地效应初步显现,成为建设当代之城的重要增长极。幸福新区聚焦强合力、添活力、增动力,城市文化得以传承,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基层社会治理走出新路子,奠定了建设历史之城的坚实基础。“五个功能区”竞进赶超,向着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首善魅力不断彰显。2018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会在我区成功举办,国家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通过评估验收,圆满完成湖北省十五届运动会赛事承办及保障工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试点区”落户下陆。省运会火炬传递、黄石磁湖国际半程马拉松、东方山健身大会、城市定向赛、樱花节等众多大事、盛事汇聚下陆,我区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民生支出占财政全部支出75.32%。人均GDP完成13万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高于经济增速。教育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中考综合考核蝉联全市第一。安居工程顺利推进,历史遗留下来的近30万㎡还建安置任务基本落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区大气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4.3%、18.5%,城区二三级管网基本建成,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空前,下陆宜居、宜业指数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致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强区。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20亿元,工业各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大力实施“百企技改工程” ,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2个,完成技改投资19亿元。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港珠澳大桥用上“下陆智造”。完成铜加工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铜产业研究院成功获批,大冶有色30万吨阳极铜项目建成投产,华中铜业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基本建成。持续推进服务业活区。居然之家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顺利实施,白马山生活广场建成运营,肖铺新经济产业园集群崛起,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总部经济、全域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多元业态蒸蒸日上,为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时代活力。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个,新投产项目10个。引进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额达74.5亿元。策划储备重点项目83个,总投资981亿元,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足马力。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全年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6 项,新认定高新企业14家,新增科技型企业68家,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80%,创历史新高。磁湖汇众创空间荣获省3A科技企业孵化器,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单位,山力科技等5家企业获评省隐形冠军企业,6家企业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二是致力服务实体经济,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扶持。出台加强科技创新实施意见、创新活力城区建设实施意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登记市场主体2742户,新增企业户数占比位居全市首位。优化要素保障。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开展“万企上云”推介培训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辖区中小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4亿余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8000万元,清退涉企保证金919.7万元,减免增值税2860万元。优化服务效能。扎实开展“四经普”工作。成立“双千”专班42个,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电等难题75个。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三供一业”改革,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大江环科董事长谌宏海荣获第四届“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大冶有色、美尔雅集团等16家单位获评“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名高级技能人才获评“湖北工匠”、“荆楚工匠”,隆重举办“下陆工匠”职业技能大赛,营造了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三是致力补齐发展短板,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化解重大疑难案件19件,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入推进平安下陆建设,做实三级综治中心,实施社区“雪亮工程”,新增视频监控650个,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170起。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黑社会性质团伙1个,恶势力团伙12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21件,法律援助事项3204件,调处矛盾纠纷746起,成功率达98%。有效应对东方山水库渗漏险情,扎实开展松材线虫、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全区5支驻村工作队、377名党员干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对口帮扶阳新县枫林镇5个贫困村发展腊米等药材种植产业2200余亩。贫困户“当家产业”金丝皇菊、罗汉果、丹参喜获丰收,养殖业带动作用明显。扎实开展“党员联户·结对帮扶”,帮助困难群众妥善应对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就业等问题,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河湖长制”全面推进,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水产养殖完成“三区划定”,磁湖西岸鱼池全部实现退垸通湖。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厂、矿、路、车、餐饮、工地等“六治”工程。依法排查、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大冶有色公司周边1#地块土壤修复项目、长乐山南麓开山塘口修复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创森”项目顺利完成,为黄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贡献了下陆力量。

四是致力优化城区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大力完善基础设施。黄石综合客运枢纽建成运营,广州路、马鞍山路提档升级改造顺利完成,磁湖湿地公园二期有序推进。新建长乐大道小游园等城市口袋公园。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二期全面完工,大冶有色排江管网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力实施旧城改造。三味坊美食街开街迎客,铜都欧式花园二期落成亮相,孔雀苑社区打造诗词社区,树立了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新标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超额完成城市公厕、旅游厕所年度新建、改建任务,协调新开工项目、新开工楼盘高标准配建开放性公厕,有效缓解“如厕难”问题。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创文明城、建健康区、迎省运会”环境综合整治,全区首个环卫保洁作业市场化运作项目正式实施,拆除违法建筑211处,面积2.26万㎡,新增停车泊位1000余个,全面营造“洁、绿、亮、美、畅”的城区环境,文明水平大幅提升。

五是致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切实抓好社会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2%。发放低保金2100余万元、社会救助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困境儿童、失能老人关爱活动,“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正式运行。“烛光行动”、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完成扩面新增参保人数1835人。建立治欠保支联席会议制度,累计追讨被拖欠工资216.6万余元。深入运用“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大数据核查监督检查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全面开展退伍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启动张家湖小学公办幼儿园建设,铁铺小学等3所学校改薄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受到教育部督察组肯定。有色中学夺得市长杯足球赛男女队初中组冠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民办教育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完成全区11家公卫机构信息化改造工程,辖区居民可享受相关免费体检服务。成功打造1公里健康场所、10分钟健康服务圈,“生命之舞”被列为国际合作项目,“青春健康教育”连续4次被列为国家项目。着力繁荣文化生活。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新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全面加强,黄荆山登山步道(下陆段)全面完工,实施康宁、詹爱宇等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项目,群众文化、体育休闲空间进一步拓宽。组织开展第十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十进十建”、文化扶贫进基层文艺汇演、“首善下陆杯”气排球邀请赛等群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康宁社区创建省级居家养老示范中心,铜都社区获评省级老年宜居社区,孔雀苑等社区成功创建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圆满完成。

六是致力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不断增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厉整治“四风”,政府作风持续改善。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七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审查的成效进一步彰显。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信用体制建设。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正式上线,行政权力运行“篱笆”不断扎紧。完成办公用房管理信息化建设,成功创建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委日常监督,常态化推进审计监督及社会监督。完成区级人大代表建议意见76件和政协委员提案73件的办理工作,办理满意率均达100%。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引导干部担当尽责。

各位代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更得益于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下陆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安不忘危,稳不忘忧。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稳中有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停产减产企业总数还不小;服务业结构不优,创新动力不足,蓬勃发展的势头尚未形成;项目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落地难、进度慢、要素保障不足、“两库”转换不快的问题依然存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政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精气神不振、能力不强、担当精神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困难和差距,坚定信心、克难攻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推动首善城区建设质效并进,行稳致远。

2019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岁月不居,天道酬勤。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下陆区建区40周年。七十载峥嵘岁月砥砺奋进,四十年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下陆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跨越绿皮火车,迈进高铁时代,告别“走廊经济”,打造商贸物流中心,依托支柱产业,构筑铜产业循环经济集聚区,谱写了老工业城区转型升级、破茧新生的辉煌篇章。今天的下陆,正处在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要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抢抓改革时代、创新时代、质量时代的新机遇,勇当改革的弄潮儿、创新的先行者、质量的领头雁,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全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三城”建设,全力打造“四张名片”,持续推动“五个功能区”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综合考虑当前的宏观环境和我区的实际,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发展为源,奋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持续加大技改扩规力度。积极发挥大冶有色、中铝华中铜业等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持续促进铜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下陆区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园,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打造转型升级先导区、绿色发展示范区。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建设制造强区,以“企业上云”为抓手,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支持朗天药业、人本轴承、哈特贝尔、山力科技等企业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

培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商贸业发展。坚持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消费相互促进,全力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教育、文化、养老、医疗、健康等消费性产业,推动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湖北润信农批物流园、黄石传化公路港项目投产达效,打造辐射鄂东南地区的物流基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拓展。加快旅游业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东方山风景区为核心,磁湖风光带为依托,白马山-柯尔山、团城山公园、东钢工业遗址等为基点的全域旅游格局。加快临空经济发展。积极对接鄂东顺丰机场、黄石新港等有利条件,拓展对外开放发展格局,打造顺丰机场配套服务圈。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化开展“双千”活动,推动资源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政策措施向民营企业倾斜、工作力量向民营企业加强。实施“专精新特”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落实国家减税降负政策,合理降低要素成本、制度成本、物流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面深化政银企合作,扎实开展金融“精准帮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项目,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缔造企业兴旺、企业家辈出的发展格局。

切实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60条”,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严禁监管执法“一刀切”,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推进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加快培育发展会计、审计、法律、仲裁、咨询、检验检测、评估等专业服务,提高企业运行质效。

二、坚持项目为王,奋力推进投资落地见效

优化项目策划储备。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下陆实际,重点围绕工业、服务业、民生、生态保护、文体旅游等十大方面,集中谋划颐高新经济产业园、东方健康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强基础、促转型、利大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夯实我区重点项目库。积极抢抓全国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政策机遇,对标财政金融政策资金投向,加大争取力度,争取一批项目获得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支持。

精心抓好招商引资。树立全产业链招商理念,全面推进招商引资、招企引税、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工作。大力加强资本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点对点招商,统筹策划2019年循环经济及服务业招商推介会。切实提升招商质效,积极推动光大产业园、江河城市新中心、创想科技园、科技电商园等一批带动作用大、成长性能高、社会效益好的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落地。全面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落地率、开工率、达产率、财税贡献率。

强力推进项目攻坚。狠抓要素保障。强化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坚持联审联批,开辟绿色通道,让全区干部在项目一线锻炼,让年轻干部在项目一线成长。狠抓项目推进。成立十大类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大员、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全力推动在建项目抓推进,新建项目抓开工,签约项目抓落地,跟踪项目抓落实。狠抓项目调度。重点项目指挥部每半月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卡点、堵点。狠抓项目督办。将重点项目纳入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实行奖惩机制,对贡献突出的实行记功、嘉奖,对推进不力、效果不佳的实行挂牌管理,全面掀起项目攻坚热潮。

三、坚持创新为魂,奋力推进城区活力提升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决服从改革大局,全面落实机构改革任务。完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实施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公务用车保障制度。积极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三供一业”改革,持续释放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突出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深入贯彻实施创新活力城区建设实施意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入和培育,加快打造黄石创新集群区。完善创新投入财政经费监督管理,深入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支持铜产业研究院发展壮大,山力科技、朗天药业加快建成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市级以上平台6家,成功申报国家、省级科技奖。

全面加强要素保障。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方式,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深入开展企业专利“扫零”工程和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推进工程,推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在黄院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019年申请专利500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8项。积极落实产业用地政策,盘活闲置土地、腾退闲置厂房,加快创新创业发展。

不断积聚创新人才。深化校地企合作,积极推进“新黄石人计划”、“首善人才计划”,依托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更加精准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大力培育技能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本土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奖补政策,加快高层次人才公寓建设。大力实施“创业倍增”计划,推进磁湖汇、湖北理工慧谷孵化服务由“企业集聚”向“产业培育”转变,打造“双创”升级版,优化人才创新创业超市服务,让各类人才创造力竞相迸发,让创新创业梦想在下陆开花结果。

四、坚持生态为基,奋力推进美丽下陆建设

狠抓环境治理与修复。突出问题导向推动长江大保护,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全面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基本消除辖区内黑臭水体。深入推进“六治”行动,做好扬尘污染防治“黑名单”企业的调、改、关、迁工作。严格餐饮服务经营场所环保管理,改进油烟净化设施,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强化工地、道路扬尘整治,确保PM10 、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0%以上。扎实推进污染地块土壤修复与治理,充分运用污染源普查成果,逐步切断土壤生活类污染源头。加快推进长乐山南麓开山塘口修复,加强青龙山滑坡群地质灾害防治,加快推进长乐山石质山地造林绿化,全面提高我区环境品质。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钉钉子的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深入。深化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依法惩处制度,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区域联防联治,加大部门联动和综合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

推进绿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工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和重点行业能效对标,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和“环境一票否决权”,引进环境集约型、环保型高新科技重点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达到环境、经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呵护好下陆区的绿水青山,呵护好下陆区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共生。

五、坚持品质为重,奋力推进“三城”战略实施

优化城市布局。坚守市民视角、人本价值、家园情怀,不断增强城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建设步伐,提高城区首位度。瞄准一流标准,探索生产、生活、生态最优空间,建设精品建筑、精致街区、精美公园。优化城区路网、管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韧性安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铜鑫路、北村一路建设和主次干道提档升级工程。实施东方大道景观带、口袋公园建设、推进青龙山公园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完善城市功能。新启动棚改项目6个,着力推进棚改项目后期规划开发,推进棚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强化建筑风貌和质量管控,完成铜花北路特色街、康宁幸福家园、素食文化村改造,完成孔雀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启动铜花社区、团结社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管山、江洋社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动城市整理工作由点及面,改善城区面貌。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攻坚,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村改居”社区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创卫”和“创文”成果,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坚持遏增量、减存量,坚决拆除各类违法建筑。多渠道有效增加停车位,强化道路停车管理,加强共享单车综合管理。切实抓好校园及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坚持抓好户外广告整治,努力打造“一街一景”。建立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实现黄石北站、黄石综合客运枢纽、城市公交无缝对接,有序运行。

六、坚持功能为先,奋力推进新区协调发展

聚焦强产业、活园区,加快工业新区发展。以黄石“西大门”改造升级为契机,加速道路、管网、水电、绿化工程建设,提升工业园区的承载力;以节能环保、铜铝加工、现代物流为主导产业,初步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铜铝加工产业园,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度;积极对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区,努力打造黄石西开放开发的“桥头堡”。

聚焦变形象、创5A,加快旅游新区发展。加速南门综合改造和中轴大道建设,擦亮东方山景区的“门户”;加速东方大道两侧的开发利用,开工建设东方小镇,逐步形成景观链、文化链;提升核心景区的文化品位、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正式启动5A级景区申报程序,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聚焦腾空间、定格局,加快生态新区发展。全面完成东钢片区棚改签约和搬迁工作,加快建设高品质安居工程,实现腾地1500亩的任务,拉开生态新城开发建设格局;积极推进苏州路西延、新区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启生态新城建设热潮;加大智能、生态、创新产业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落户力度,实现生态新城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破局”。

聚焦提档次、聚人气,加快商务新区发展。全面推进扬州路、安达路等6条干道的提档升级,实现磁湖湿地公园全面竣工和有轨电车、青鱼路公园的开工。进一步提高团城山地区的宜居指数,加快城市综合体、仁爱医院、白马山小学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商贸、卫生功能,实施磁湖西岸、广州路以南等核心区域的城中村改造,实现团城山地区的“蝶变”,打造黄石最宜居最宜业的核心区域。

聚焦优环境、增活力,加快幸福新区发展。按照“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功能配套、保持城市文脉、打造城市景观”的要求,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居住环境,推进特色商业街、道路微循环建设,打通断头路、打造特色路。按照“一居一品”的要求,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多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多完善“幸福设施”、多开展“幸福活动”,提升幸福指数。

七、坚持平安为要,奋力推进安全稳定发展

扎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按照去存量、控增量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处置具有较高风险的隐性债务存量,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升群众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宣传教育参与度和知晓率,依法化解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加强对风险隐患清单的分析研判,积极消化一批积案问题。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深化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坚持标本兼治、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全面完成风险点、危险源排查评估,实行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加大危险房屋排查处置,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和基础建设,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深化平安下陆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加大黑恶势力“保护伞”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大局。加强反恐禁毒工作,完成禁毒预防教育基地和区国家级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积极创建省、市级规范化司法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有效供给。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升应急处置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社区“微考核”,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全面加强换届后社区“两委”班子建设,让新班子接好班、起好步、干成事。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探索“大社区”治理模式。推进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三位一体”建设,打造立体化、智能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积极做好信访、人民调解等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八、坚持民生为本,奋力推进社会事业繁荣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注重“志、智”双扶,精准结对帮扶阳新县枫林镇5个村。推进产业扶贫,实施产业优化升级,以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持续增收。持续开展“党员联户·结对帮扶”,密切党群关系,决不让一户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五大新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达标建设,“扫黄打非”基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全覆盖。挖掘下陆文化传承,打造下陆文化品牌,大力推进文化惠民,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人民群众寻得到文脉、记得住乡愁。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提高人力资源供给效率,大力推进治欠保支工作,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扶持创业600人。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全面推广低保审批权限改革试点经验,落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惠民政策。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行实效,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深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实施8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完善高龄老人补贴制度。严格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扩大优质和多样的教育供给,着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织牢“教育网”,新建、改建普惠性幼儿园2所,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完成下陆小学改造等校园建设工程,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开展校长培训“领航”行动,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培育高素质教育队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德育工作,强化校园社团建设。用好“教育云”,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校园,全年创建现代化学校3所。

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巩固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成果,建立健康教育和健康活动常态化机制。实施双基工程,夯实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开展“一院一品”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示范国医堂和名医堂。坚持融合发展,推进医养护一体化,积极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推进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组织筹办好校园足球联赛,促进健康事业、健康产业两翼互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提升全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维护全区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临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勤勉履职,开拓奋进,勇于担起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坚持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增强“八种本领”,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党绝对忠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区委报告制度,自觉把坚持区委领导贯穿于政府履职的全过程。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切实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切实提高政府依法决策水平。办好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委的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监督,深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

务实担当。大力弘扬干事创业的作风,坚决纠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坚决惩处求稳怕乱、明哲保身、责任上推下卸等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努力形成履职担当、勤勉干事的浓厚氛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切实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廉洁从政。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做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弘扬首善精神,彰显首善担当,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善城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