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名 称: 下陆区工业、商贸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2-06882 发布日期: 2021-12-15 发布机构: 下陆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文 号: 文件分类: 所属机构:
下陆区工业、商贸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一、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指标
1、工业总产值:目标任务为580亿元
11月当月完成产值58.95亿元;1-11月份,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38.45亿元,同比增长28.85%。12月当月产值预计完成58.2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总量可达596.6亿元,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工业增加值:目标任务为183.5亿元
11月份当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09亿元;1-11月份,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71.7亿元,同比增长9.8%,全市排名第六。12月当月工业增加值预计可完成19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总量可达190.7亿元,预计增速为16%,完成全年的力争目标任务。
3、工业企业进规:目标任务为10家
已完成新增新进规企业9家(拓生管道、华中铜业金地科技、日兴金属、弘源金属、新瑞包装、扬信科技、楚盛砂浆、绿邦、友和铜业)。11月份申报了小进规2家(新嘉华、方和园科技);12月正在申报新进规1家(楚鑫再生资源)、小进规2家(美尔雅服饰、宝丰机械),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商贸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为136.1亿元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51亿元;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19.5亿元,同比增长29.0%,较全市平均增速高0.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排名第三。12月份当月力争完成16.6亿元,力争完成全年136.1亿元的目标。
2、出口额:
全年进出口预计完成131亿元,其中出口指标力争完成13.6亿元,完成市定目标。
3、商贸企业进限:目标5家
1-11月完成进限企业5家,已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11月上报年度小进限企业7家(艾斯克、淙莅、熠天、京百亚、四季轩、浩鸿、国储粮食),12月拟上报大个体4家(尚膳居、何记老字号鱼嘴、老何家鱼嘴馆、六金)。
(三)科技指标完成情况
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目标任务为54.9%
季度核算指标。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1.8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8.04%。从四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分析,预计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目标90家,已完成112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新增科技创新企业数目标67家,已完成70家,超额完成目标;新增规上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企业已完成2家(目标2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任务为5.25亿元
推进6家企业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收集企业技术需求60余项,元至12月,全区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2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4、本级科技创新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公共预算支出比例:
目标任务为2.08%
与财政衔接,预计本级科技创新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公共预算支出比例2.08%。
二、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安排
(一)工业指标计划
1、工业总产值:530亿元。
根据2021年完成情况,剔除有色72亿元、宝钢20亿元基数后,按5%的速度预测。主要是近五年来,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处于高位,对全市工业起到“压舱石”的作用,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今年冲刺四季度,产值总量历史新高。受“退城入园”政策影响,现有企业的技改扩能意愿不强,新的产能增长点不多;明年有色冶炼厂实施技改,一定程度影响产能发挥,增长空间十分有限。
2、工业增加值增速:8%。
3、工业企业进规:8家。已完成4家,后续重点关注光大一期、荆冶湘、文华机械和入驻高端装备制造园企业。
(二)商贸指标计划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153亿元、增速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限上和限下,通过批、零、住、餐四个行业核算的结果。首先全力做好限上企业的基础工作。
批发业:退限一批无增长点体量大的企业。计划经过年度退限(11月和2022年2月),消化体量大、负增长的企业,经过测算可消化批发销售额基数约35亿元、零售销售额基数约8亿元;集中重点做好隆源冶金并表工作。2022年隆源冶金总部大楼建成,引导企业发挥总部经济的作用,成为我区批发业的重要增加点,累计约增加3亿元。
零售业:根据我区现有零售业结构情况,今年四季度冲刺后,我区零售业销售额龙头企业两油和汽车4S店已再无增长空间。2022年将集中重点挖掘居然之家、万达广场内的零售业企业,打破思想局限,多方配合,以分类进限、打包进限的方式,增加新的零售额。
住宿和餐饮业:2021年我们已新进限2家住宿、餐饮类企业,12月拟进限4家餐饮类大个体,基本可保证明年住宿、餐饮增速达到25%以上,同时继续挖掘辖区内优质住宿、餐饮企业进限,提升住餐业态品质。
2、进出口额:全区外贸进出口额计划为145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出口指标完成13.6亿元,同比持平。
主要是2022年有色公司进口额计划为138亿元,同比18%;有色出口暂以白银为主,阴极铜和黄金的出口计划视境内外价差而定,全年计划出口金额5.8亿元;我们将继续深挖新的出口企业经济增长点,密切联系关注新增实绩出口企业如艾克斯、骉腾进出口等做出口贸易的企业,实时掌握出口数据。
3、商贸企业进限:全年计划10家。
利用年度第二批和明年初新进限机会,补充一些基数小、增长快、质量优的企业,提升批发业销售额增速。重点完成万达广场、烟草公司的进限。
三、一季度开门红的安排及措施
工业指标:一季度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同期剔除有色21.8亿元、宝钢5.9亿元),同比增长1%;工业增加值预计38.4亿元(同期剔除有色6.5亿元、宝钢1.1亿元),增速力争持平。
商贸指标:预计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亿元,同比增长20%;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20%。
科技指标:一季度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技术合同(输出)成交额完成6000万元。
(一)坚持稳字当头,确保精准调度促增长。一是部署开局工作。全面摸排全区58家规上工业企业和78家限上商贸企业2022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工业重点关注荆冶湘、人本、哈特贝尔等12个2000万元以上的主要增长点;商贸业密切跟踪隆源冶金、艾斯克以及万达、龙翔产业园综合体内重点企业情况,为科学预测经济运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根据全市经信、商务、科技工作安排的目标任务,按年、季、月任务进行分解,以月保季,商贸指标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科技指标按时序进度完成,工业指标平缓过度。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及先行指标的监测分析,跟踪研判和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精准调度,保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稳定发展。三是抓好企业复工复产。掌握春节期间生产,及节后复工复产情况,将积极对接58家规上工业、78家限上商贸业企业的节后复工复产,力促企业生产有序进行;确保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速排名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二)坚持稳规进规,确保稳定生产促存量。以更大力度培育企业,积极做好工、商企业的“三库”建设。一是充实“进规培育库”。在今年与税务部门对接企业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在建项目服务对接,梳理一批企业纳入培育库中,上门对接,定时跟进,培育服务,确保完成全年进规、进限任务。二是重视“临退稳规库”。分时上门、分类指导,以市场规律为准绳,落后产能应退尽退,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应帮尽帮,精准纾困,减少退规退限。三是壮大“提质倍优库”。建立完善企业白名单制度,与相关领域行业主管部门联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在企业融资、纾困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工业:已完成小进规企业4家。重点跟进楚鑫等企业进规审批情况,确保全年目标完成;跟踪服务荆冶湘、光大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情况,密切跟进高端装备制造园入驻的文华机械等企业,达产达效后第一时间组织进规申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加强与税务、市监等部门的联系,筛选重点成长型的小进规(限)企业,定期上门服务指导。商贸业:元月份组织申报商贸进限企业5家。加大对居然之家、团城山万达广场、龙翔产业园等新型商贸综合体的精准服务力度,保证符合条件的月度及时申报进限,2022年综合体内新进限企业不少于10家,重点完成万达及烟草公司的进限。
(三)坚持项目为王,确保项目推进促增量。继续树牢“项目为王,干事为先”的鲜明导向,一是完善项目库建设。抓紧2022年实施的重点项目和技改项目入库,确保项目库增量,谋划工业项目18个。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和技改项目实施。继续开展专业智能化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找准智能化改造的切入口和突破点,一季度要指导大冶有色、人本轴承、哈特贝尔、大江环科、捷德科技、欧立制药等一批智能化技改扩能项目的备案,督促加快实施;加大对光大、荆冶湘、绿邦环保等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及时跟进高端装备制造园入驻企业。服务好项目建设的推进,力促项目早建成、投产、达效,成为我区2022年工业经济新亮点。三是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做好202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储备,力争2022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措施。力争2022年新增科技创新企业60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0家。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申报。2021年组织人本轴承等13家企业完成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2022年将继续加大企业申报力度,力争新增一批省级、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四)谋实谋细精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入推进“双千”工作。统筹开展新一轮“双千”活动,围绕企业“难点”“堵点”“痛点”,进一步发挥各双千包保专班的服务作用。着力在解决土地、用工等难题上下功夫,逐步破解企业、项目发展的要素制约瓶颈。围绕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难题,全力落实企业生产要素保障。二是着力抓好项目攻坚。继续做好人本高端装备轴承生产、朗天药业智能化生产车间及研发中心、大江15万吨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三是活跃流通市场。充分利用万达广场、居然之家、润信农批的优势,差异化举办各类产业会展、专业会展、品牌会展,做到月月有会展、月月有活动,掀起辖区消费热潮。四是严格抓好安全环保工作。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工作计划,持续推进工业(冶金)、商贸(成品油)行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开展全区工业(冶金)、商贸(成品油)行业安全生产检查,对工、商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年更岁末生产稳定、“两节”平稳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