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名 称: 下陆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2-54005 发布日期: 2020-10-04 发布机构: 下陆区人民政府 下陆区政数局
文 号: 文件分类: 社会发展;经济建设 发文字号: 无
下陆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前 言
2016年,《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世界各国围绕数字科技进行抢占制高点的竞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特别是在此次全球抗击疫情中,数字经济韧性“补位”,在支撑经济和保障民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优选项”。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工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以数字科技为支撑的“新基建、新消费、新科技、新制造”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正加快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国家、省、市的政策引导下,“十三五”以来,下陆区数字经济综合实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数字化治理能力有所提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已经迈开步伐,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下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十四五”时期是下陆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下陆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下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确保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下陆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增速、效益均稳步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取得积极成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1、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19年,下陆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2.15亿元,同比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位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位居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位居全市第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78亿元,同步增长4.8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06元,同比增长9.57%。全年完成技改项目26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8项。技术合同交易额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26.36亿元。
2、数字政府亮点纷呈
数字政府亮点纷呈,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黄石市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2018〕121号)要求,已经完成一期电子政务外网的规划建设,为全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6年启动智慧黄石(一期)项目建设,也先后建设了主备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行政审批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公共服务热线平台、政务办公集约化平台、智慧环保、全域视频监控、智慧城管、智慧环卫、市民之家信息化等子项目。为下陆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下陆区数字经济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数字经济体量、对经济拉动作用、领军企业数量等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同时,在数字经济产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数据开发、发展环境、人才供给、治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持续增长动能不强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乏力,下陆区部分传统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瓶颈期,一些中小型企业内部信息化基础较差,应用数字技术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驱动和支撑有待提高,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优势不突出,缺少如腾讯、华为、中兴、大疆、柔宇等兼具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引领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集聚力及行业话语权相对缺乏。
2、要素价值挖掘不够
下陆区已汇集了经济领域、公共安全、民生服务、城市交通、舆情监督、生态环保等海量数据资源,但目前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趋势判断、因素分析和政府管理等方面,数据市场交易渠道不畅通、数据价值判断无依据、数据权属权益不确定等问题导致数据增值利用效果发挥不充分不完全,数据资源交易流通生态有待建立。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仍需提高,虽然下陆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起步较早,但是受多级财政、垂直业务管理等影响,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全方位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制尚不完善。
3、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数字经济统计体系不完善,现采用的统计口径和产业分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科技应用所衍生的免费服务、自助服务、分享经济等所创造的增加值未被全覆盖,导致数字经济体量被低估。同时,当前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数据来自于国民经济核算,更多关注市场和商品及服务的价格,而数字经济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经济形态,是一种基于新生产要素、新基础设施和新生产力之上的新的生产关系,传统的测算体系已不完全适应数字经济特点。数据安全保护风险加大,互联网平台汇聚了海量用户数据,数据价值不断提升,用户个人信息泄漏和非法利用、数据非法跨境流动等风险不断增大。不规范经营问题凸显,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新业态准入门槛较低,经营者良莠不齐,网络售假、不正当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
4、智力资源存在短缺
数字经济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对人才依赖程度较高,目前下陆区人才供给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企业急需既懂数字技术又懂相关业务知识、既有互联网思维又理解传统产业痛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辖区内高等教育资源紧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会企业协同育人等人才培育模式探索不足,人才培养投资不足、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不充分等成为人才培育供给的主要问题。
5、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下陆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展现出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例如,基层数字政府建设薄弱,基层社区信息采集和数字化管理设备缺乏,加上各类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分割,导致部分社区依旧存在手动填表、信息采集慢等现象;数据共享困难,信息资源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互通和协同共享不完全,“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依旧存在;大数据精准施策应用不足,出现了防控物资管控不精准、疫情“次生危害”预测不准确、人员信息监测不完全等问题。
“十四五”时期,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发展动力、发展模式转换的关键期。须准确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紧抓“新基建”、“新消费”、“新科技”、“新制造”四大发展机遇,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1、“新基建”引领投资新热潮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在速度、覆盖度、时延等方面提升明显。与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科技性、创新性和赋能性更强,被赋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内涵,体现当今国际竞争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内在需求。一方面,新基建是新兴战略产业的内容,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也高度重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布局,作为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新基建已成为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必要选项。另一方面,新基建符合中国经济结构向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转变的趋势,未来我国将借助新基建,重点提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产业互联网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的产业链不断延长。
2、“新消费”展现增长新潜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新技术驱动能力不断增强、数字消费门槛不断降低,消费市场已经进入以新客群及其需求为出发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突破口的“新消费”时代。新消费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不断趋于个性化、精细化,“单身族”、“银发族”等新客群不断涌现,追求定制化、智能化等新消费趋势将会推动形成潜力巨大的新兴消费需求。技术的升级和场景的颠覆,亦是新消费爆发的助推力,由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以及在其赋能下的智慧物流、智能供应链、电子商务、智能供应、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共同推动新消费需求的发展壮大。以“双微一抖”为代表的直播和社交电商的兴起,拉进了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联系,直达消费者的销售路径促进产品不断迭代成熟,产品创新水平和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将成为新消费领域持续增长的重要热点。
3、“新科技”迎来发展新契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时代数字科技(简称“新科技”)日新月异。新科技作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科技手段,新技术产业数字化服务愈加广泛,全面覆盖金融科技、资管科技、数字农牧、数字乡村、数字营销、智慧城市等领域。在资源要素驱动乏力、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消费需求多样化且易变的背景下,实体产业转型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日趋强烈,将为新科技创造更为巨大的发展机会。新科技在成为数字经济实现手段的同时,本身也是一个新的行业形态,这一新生事物有望迎来蓬勃发展。
4、“新制造”推动融合新方向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调整,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制造”作为重塑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德国“工业4.0”以CPS为核心,将产品、制造、服务数据化和集成化,实现企业内和企业间的集成和互联互通。美国工业互联网提出将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中国制造2025”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可以预见,下一阶段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将深入推进新制造战略,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制造、先进材料、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突破,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行业价值空间不断拓展,不断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经济”相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以“双区驱动”为契机,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建设,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四大中心”建设,构建数字下陆的“1235N”发展体系,即以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为1个发展目标,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为2个中心战略,以政府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3大着力点,以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四大中心”建设,推动新治理、激发新活力、加快新应用、建设新设施、培育新产业为5大重点任务,以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应用示范、数字技术服务、数字产业培育等方面N项重点建设工程推进下陆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1、创新引领,数据驱动。提升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植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切实发挥数据对政府治理、经济转型、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
2、特色发展,融合赋能。发挥下陆区在政府治理领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城区政府治理体系。把产业融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金融、商贸、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支撑构建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3、开放合作,主动有为。进一步升级产业体系,增强中心城区活力,提高下陆的创新力、引领力和辐射力,加快培育发展开放型数字经济。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探索数据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突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4、培育业态,营造环境。鼓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开展改革试点先行,深化“放管服”创新,破除限制新业态发展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营造有利于新业态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
5、惠民便民,优政善政。推动数字化治理,坚持以人为本、便民优先,把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供高效便捷数字化惠民服务。加快运用数字技术补齐政府治理短板,健全公共卫生等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治理水平。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切实增强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度与效能。
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努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明显优化,在突破数字经济新技术、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释放数据资源新价值、提升基础设施新能级、构筑创新发展新体制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到2025年,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680亿元,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大幅提升,达到10%以上,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十四五”时期,建设区级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统一整合城市运行状态监控、城市综合治理、城市决策支持、城市公共服务以及基础技术平台,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城区治理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打造高效数字政府的“下陆样板”。到2025年,建成包括区大数据中心政务云、政务大数据平台和基础信息资源库在内的统一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各部门在全区统一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上构建业务应用,全区所有系统数据全部接入区政务大数据平台。
1、优化数字政府平台建设
完成下陆区数据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建设满足下陆区未来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数据存储中心、应急指挥和城市综合指挥调度的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建设满足可以作为鄂东云一个云存储节点。进一步规范下陆区行政权力运行、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创造便利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为社区工作提供精准的“数字智能”炮弹支持,整合下陆区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衔接黄石市“鄂东云”大数据中心的数字赋能,为下陆区迎接中国数字化社会的到来提前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建设和网络协作平台的搭建工作,为区政府和社会在“后疫情”时期开创“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工作新局面提供智能数据支持。
完善预警监测平台功能。优化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全面提升重大舆情预警能力及应急响应效率。运用安全生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对辖区公共安全风险点进行全面调查、辨识、评估、建档。加快组织消防预警系统在工业区、商贸区、居民小区等区域的推广应用。
强化综合治理平台应用精细化。推进智慧应急指挥系统与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部门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提高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效能。全面推进智能查违系统在各类违建重点区域的应用。建立健全公共设施“亮身份”应用系统,为路灯、井盖等全区公共设施贴上“二维码”,有效解决设施管理权属难核实、问题难发现、违法设施难认定的“三难问题”。建设以单栋建筑为基本管理单元的城市消防安全基础数据库,全面推进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应用。
推进决策支持平台创新应用。依托下陆区大数据决策支撑系统,深化社会运行数据的可视化应用,为城区功能定位、重大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针对群众关心的学位、养老等问题,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历史趋势及区位分布,提前预测需求,统筹资源配置。运用大数据进行城区质量安全评估,形成质量检测报告,实现定期更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率先构建高效集约的信息数据库,支撑各部门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
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建设“东楚通”智慧下陆板块,深层次对接网上办事大厅、电子证照库等载体,高标准打造政务服务示范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联动武汉“1+8”城市圈高端文化教育资源,扩大开放优质在线教育,着力打造“文化教育中心”。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共享服务系统,通过共享电子健康档案及时解决患者转诊问题。建立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提升居家智能照护服务质量,构建医养一体化养老服务系统。梳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加快建设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系统,争取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落地。
2、提升城区治理数字化水平
智慧社区。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以社区安全平安为根本前提,以基础数字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建设社区管理制度为驱动,以服务下沉基层获得民众满意度,以便民服务追求群众幸福感为目标,通过社区末梢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法治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下陆区智慧社区建设依托在建的鄂东陆路云大数据中心,实现包括社区管理平台、社区服务平台、手机服务APP、社区商业平台、社区服务开放平台等功能。
公共卫生。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问题处置、要素展示、资源共享能力,建立“互联网+现代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新模式。加快培育发展公共卫生智能防疫能力建设重点工程,持续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加强与黄石其他行政区应急信息共享和培训交流,提升跨区域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加快建设公共物资数据库,整合平台信息,优化防疫物资的调配使用。加强与黄石其他行政区的合作,强化信息的互通共享,探索建立区域性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信用服务。促进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加快覆盖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公共信用信息库和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经济信用大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信用记录、联合惩戒、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用数据的在线披露和共享,为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企业网上身份认证等服务。利用大数据推进信用产品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创新数字政府治理模式
争取国家级数字经济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围绕一批制约智慧下陆建设并对全国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梳理形成若干批综合授权改革清单上报。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授予下陆充分数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争取全面下放下陆急需、牵引全局的一揽子权限,率先试点数据立法。以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知识产权等内容为重点,加快制定出台区政府规范性文件或部门规章,形成灵活反应、兼容与可持续的大数据流通交易市场法规体系。借助5G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普法平台。上线微信随手拍小程序,建立举报线索奖励制度,切实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推动形成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新型公益诉讼模式。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整合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扩大政务数据共享范围,在保障隐私安全的情况下逐步探索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聚焦社会民生、教育科技、城市建设、商贸金融等领域,优先开放一批群众迫切需要、商业增值潜力显著的高价值公共事业数据资源。整合税收、社保、统计、医疗、教育等领域优质公共事业数据,重点以API接口方式开放实时动态的数据资源,以CSV格式开放相对静态的数据资源,提升开放数据资源的利用价值。
政务服务便利化。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加大自助服务终端布点,构建自助服务平台全覆盖站点。推广政务服务智能文件柜应用,在自助服务平台配置高拍仪、二维码扫描器等综合窗口硬件,特别引入交互式双摄像头人脸识别功能,实现企业和群众在综合窗口办事过程中的视频实时交互。
企业服务结构化适配性改革创新。建立常态化智能化政企沟通机制,规范完善企业家参与制定涉企政策、产业规划等参政议政机制。搭建空间信息库、企业信息库,建立企业征信、企业评级、企业外迁预警等模型,形成企业精准画像,构建集政策申请、诉求办理、服务推送、统计分析、动态监测于一体的智能化企业服务体系。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和容缺后补审批模式。
“十四五”时期,加快数字技术与优势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应用。发展数字金融,建设以“金融科技”、“数字货币”为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核心数字技术产业,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的智慧型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以智慧服务为特征的服务交流中心。
1、发展数字科技,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领域的高成长性科技“小巨人”落地下陆。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换人”,打造数字化车间,引导企业深度“上云”、“上平台”。
壮大信息服务业。持续提升电信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支持发展智能光网络和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光传输、光纤接入等技术。鼓励发展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相关的数据获取、存储、分析与管理等关键技术,培育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发展云计算产业,支持云操作系统、新型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开发。支持软件与硬件、内容与终端、服务与应用一体化整合,打造“软件+硬件+应用+服务”垂直一体化生态体系。
(2)推进数字科技应用
加快5G创新应用。引进一批优质的5G项目,打造5G创新中心、5G+应用中心等示范园区,率先在5G应用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建设5G应用的试验田、5G成果的展示区、5G创新的策源地、5G产业的生态圈。
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发展。落实相关政策,为发展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产业空间,引导辖区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研发、实验和成果转化,优先利用新一代产业园空间打造人工智能产学研用一体化集聚区。加大政务数据对人工智能机构开放力度,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水务、城管、应急等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促进人工智能与管理服务的深度应用。加强在政府部门试点,探索政务数据产权和共享开放机制方面的示范经验。
3、推动现代服务业数字化提升,支撑服务交流中心建设
(1)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推广智能仓储。支持物流仓储企业应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实现货源、车辆、仓储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交易,开发并应用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智能物流信息云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物流,发展仓配一体化服务,发展智慧物流园区、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无人智能柜等新一代智能物流设施,探索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发展“无车承运人”模式。
打造智慧商圈。开展特色商业街区创建工程,加大商圈内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商圈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商圈内信息互联互通、消费客户资源共享,提供客流疏导、信息推送、消费互动、物流配送管理、商圈运营管理等服务,实现配套管理服务全面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商圈O2O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商圈对接各类主流电商平台和营销工具,整合实体商家产品和服务,引导商圈线上线下消费。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数字文体、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等专项工程的建设,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健康养老、精准扶贫、智慧信访以及智慧社区等新兴服务,构建高标准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1、公共服务便捷化
提升智慧教育服务。建立下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构建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数据模型,利用大数据开展公共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持续以STEM教育为杠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AI等新技术促成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AR/VR等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探索飞地教育,融合共建开放互通的武汉“1+8”城市圈教育线上合作体系。
创新智慧医疗应用。积极发展用于健康管理的可穿戴设备,鼓励开发和应用各类健康管理软件,建立数字化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深度整合健康数据,利用大数据开展公共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以及药品使用监管。推进医学检验中心、病例诊断中心线上报告远程打印,提升工作效率。争取会诊平台线上使用,实现跨院“微会诊”,逐步完善远程医学影像中心建设。
提升社会保障信息服务。聚合个人就业经历、职业技能培训、参保缴费、待遇享受、工资收入、权益保障、表彰奖励等数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等数据,构建“人社电子档案袋”。整合各类线上渠道,与实体大厅服务联动,借助银行、医院、药店等社会服务渠道,实现全业务、多渠道的便捷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人力资源市场情况进行实时感知与动态分析,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失业监测及失业预警机制。
2、生活服务特色化
智慧养老服务。建设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加快推进智慧居家养老试点,探索实施“线上科技+线下实体”模式。探索为辖区户籍老年人配备智能手表、一键式呼叫器等设备,逐步推动辖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实现“互联网+养老”服务全覆盖。探索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园,打造“智慧+医养+异地同城”的下陆康养生态城。
数字化精准扶贫。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设下陆区扶贫开发综合平台系统,探索建立部门间数据共享比对机制,不断提高建档立卡数据质量,对和平、塔县、罗城、环江等对口扶贫地区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推动大型电商企业与贫困区县的深度合作,鼓励电商平台为贫困地区开设“精准扶贫馆”等频道,完善贫困地区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支持贫困地区中小学建立远程教育课室,推动下陆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中小学的对接。
“十四五”时期,加快推动智能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和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夯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1)提升高速宽带网络能力
高规格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加快全光网络部署进程,新建小区全面实施光纤入户工程。推动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升级,采用光纤通讯、5G、微波等通讯手段。至2025年,完全实现“千兆光纤进家庭”,支撑8K电视等高带宽业务普及应用,建成高水平全光网城区。持续提高智慧下陆Wi-Fi系统平稳性,注重服务体验优化,拓展覆盖点位和范围,率先实现全区免费WiFi全覆盖。
(2)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
加大5G网络建设力度。推进5G网络补盲、补弱建设,完善社区5G网络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进区入户。依托全区市政道路、公交站点等设施,推进交通5G网络建设,实现全区交通系统5G信号全覆盖。加快5G技术在重点商圈、高密度社区、大型文化场馆等应用场景的布局,开展5G技术规模试验,推动5G在工业、交通、环境监测、媒体等领域的商用建设。鼓励区基础设施投资平台公司联合电信运营企业及铁塔公司共同开展5G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基站站址与相关的通信机房及管线、电源等配套基础设施同步建设。至2025年末,全区5G基站建设密度全市领先。
加大5G网络建设资源支持。进一步开放政府机关物业、公园、地铁、市政杆塔等公共设施和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为5G基站、多功能智能杆、通信机房及配套通信设施建设提供场所和便利。无偿开放物业的居民小区、社区、各类园区,优先建设基站。在城中村改造、住宅与商业楼宇建设、建筑物和道路交通新建及改扩建工程中,统筹考虑5G站址部署需求。持续深化铁塔、室内分布系统、杆路、管道及配套设施共建共享。
2、加大物联网部署力度
全面提升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实现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产业园区、研发基地等业务需求重点区域的深度覆盖,率先建设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物联网网络设施。升级改造无线、核心网络及配套管网运维系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全面增强NB-IoT的接入支持能力。推进物联网和公共通信网络的技术改造和演进升级,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设备管理、应用孵化、信息分发等应用集成能力。完成全域物联感知平台需求确认,对全区物联感知设备进行摸底。推动物联感知系统上线运行,完成全区物联感知设备数据接入指挥中心。建立物联感知系统安全态势展示、故障事件报警、处置动向跟踪机制。形成物联感知设备接口规范。支持围绕“智能城市新标杆”建设研发物联网技术和开展应用示范项目。至2025年末,形成具有全国领先示范意义的NB-IoT规模化应用。
3、统筹大数据基础设施
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支持体系。制定区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服务、节能减排等相关标准,开展数据中心评价评测机制,出台区级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探索与全市全省数据中心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推进信息资源数据交换体系建设,加强数据中心互联互通。探索政企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健全政府、行业和企业数据共享机制。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人工智能研发和广泛应用提供海量数据应用。
4、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5G、卫星通信、北斗导航等技术规模部署,统筹推进公共交通、城市道路、桥梁、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及附属设施智能化改造,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加快运输调度指挥、行车安全监控、路基设备状态采集等智能设施建设,提高道路交通智能运行与安全应急能力。推广应用具备多维感知、多精度定位、智能网联功能的终端设备,实现全区道路交通的全系感知,提升交通工具远程监测、故障诊断、风险预警等能力。
管网智能化建设改造。推动智慧管廊综合运营系统建设,因地制宜设置改造环境感知、状态监测、信号传输、运行控制等智能设备,逐步实现对各类地下管网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和智能处置。加快推进数字给排水设施建设,布设水位、水质、水量等感知设备,实现对城市供水、排水、防洪等信息动态监测和智能感知。进一步推进电网智能化,以满足新能源电力、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需求,加强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试点示范。
智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行“互联网+垃圾分类”方式,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环境监测、运营监管,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垃圾分类小助手、垃圾回收智能小程序等软件,实现垃圾投放可溯源。合理布局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垃圾倾倒点传感器、垃圾分类机器人、智慧垃圾手持终端、智能垃圾袋发放机等智能设备,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推广。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建设能源生产消费的智能化体系、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与能源系统协同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扩大智能计量设施、智能信息系统、智能用能设施应用,打造一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小区。大力推广“多表合一”,实现电、气、热等多种能源消费信息的集中自动采集和跨行业数据共享。统筹燃气管道智慧化发展,推进新建管道数字化交付、智能化应用和在役管道数字化恢复、智能化改造。推广“智慧停车+充电一体化充电桩”项目应用,依托加油站、公交站场、路边停车位等场所,构建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下陆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规划确定的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应用系统部署、重大项目建设等各项任务,对实施进度及质量进行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建立分工负责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组建“数字下陆”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下陆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咨询建议。
(二)强化智力支撑。制定“下陆招才”计划,完善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住房配租方案,积极吸纳数字经济建设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坚持“高精尖缺”导向,构建高层次数字经济建设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人才职业技能在线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支持引导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探索“数字工匠”培养模式。
(三)加大政策支持。加大财政对数字经济建设的资金保障力度,将数字经济建设投资纳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以PPP(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等模式参与数字经济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各方广泛参与的数字经济建设投融资模式。加大对数字经济建设经费使用的管理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创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四)营造发展氛围。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及安全可靠、开放包容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涉及数字经济建设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设立门槛,着力消除阻碍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各种行业性、经营性壁垒,采取包容审慎监管。通过数字经济专栏专题、科普读物、专家讲座等形式,全方位开展数字经济建设工作和建设成果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引导全社会认知并参与数字经济建设,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