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名 称: 新下陆街道“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2-08315 发布日期: 2021-01-27 发布机构: 新下陆街道
文 号: 文件分类: 社会发展;经济建设 发文字号: 无
新下陆街道“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下陆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善城区的关键时期。新下陆街道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立足本街道实际,制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谋变中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发展定位
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以下陆大道为主轴,以发展大道、东方大道、106国道为廊道,围绕“优化布局、改善民生、更新面貌、提升效能”目标,统筹做好新老下陆片区域协调发展,在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智慧化发展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将我街道打造成基层治理创新区、城市更新样板区、工业文化传承区、健康产业聚集区。
三、发展目标
立足实际,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按照“12345”发展思路,到“十四五”末要努力实现以下六项目标。
——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坚持新发展理念,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协调发展明显增强,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取得重大进展。
——基层党组织基础更加牢固。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定党的政治建设不放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文明指数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厕所革命取得成效,乡村建设更加美丽。
——民生福祉切实提高。养老服务更加健全,特殊群体更有保障,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
——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规划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按照“坚持一个核心、把握两个关系、建好三支队伍、强化四项机制、实施五大行动”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一)坚持一个核心
1、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紧紧围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围绕发挥党组织整体功能,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围绕基层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三型”党组织,选树一批党员先锋模范。积极适应新时期党的任务、执政环境、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着眼于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各领域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使党建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二)把握好两个关系。
把握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刻认知和把握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方法论,客观分析当前的发展环境,把握环境的静与动,增强维护大局的科学性;把握条件的优与劣,增强维护大局的主动性;把握工作的主与次,增强维护大局的有效性。把握目标的近与远,增强维护大局的前瞻性。
把握好治理和管理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将重点聚焦在党的建设、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上,推动“吹哨报到”改革向党建引领深化,向街道改革深化,向社区治理深化,不断提升街道的统筹协调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动员能力,将政府管理和社区治理有机融合,推动形成“党工委领导、办事处指导、部分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三)建好三支队伍
4、建好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引领发展能力高、服务群众能力强的标准,重点从“选拔、培养、管理”等方面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落实考核激励机制,不断加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结构更优、素质更强、作用更突出”的“领头雁”队伍。
5、建好社区工作者队伍。以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把好社区工作者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能力关和作风关,拓宽社区工作者选拔渠道,严格落实“四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保障,强化招聘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进入社区工作力度,加大现有社区工作者持社工证比例,每年对社区工作者政治素养、政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不断推动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6、建好志愿者队伍。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培育和发展多元化多门类社会组织为依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注重舆论引导、典型示范、模范选树,营造“有时间做志愿者,有事情找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氛围,同步建立志愿服务反馈机制、招募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支持和推进社区公益组织建设,加强资金资源保障,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四)强化四项机制
7、强化区域联动机制。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双线五级”组织架构,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格局。按照“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原则,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两新组织、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志愿者、下沉党员干部等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资源向基层倾斜,着力打造“大党建、大服务、大民生”共同体,形成一社区一品牌。
8、强化网格管理机制。围绕构建“一核双联、一网共治”的区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按照“界线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考核”原则,进一步优化社区网格设置,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网格模块,同步研究建立与“全周期管理”相适应的网格应急响应机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打造信息化、智慧化、精准化基层治理网格,促进基层党建全覆盖、社会动态情况全掌握、公共服务无遗漏、社会管理无缝隙的基层治理和服务目标。
9、强化应急管理机制。在街道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平台中探索建立应急管理调动资源板块,从优化应急管理机制、全面夯实应急救援体系、科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及时预警预报区域联防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消防等应急演练,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基层应急处突能力。
10、强化居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联动机制,探索建立一批有特点有亮点的社区(网格、小区、楼栋)“邻里议事中心”,逐步形成“组织引领、主体多元、分层分类、务实有效、程序规范、制度健全”的社区议事协商体系,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五)实施五大行动
11、实施城市大更新行动。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充分盘活棚改地块,让老城区旧貌换新颜,让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一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结合《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居民自愿、分步实施”原则,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合理制定改造方案,精准把握改造重点,融合智慧社区建设要求,以下陆大道、老下陆街沿线老旧小区为重点,到2021年底前完成大塘三村等41个2000年前老旧小区改造,到2024年前完成孔雀苑一期等15个2005年前老旧小区改造,并适时根据有关规定启动政策内老旧小区改造,加大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实现老旧小区换新颜,颜值品质双提升。
二是实施纺机片城市更新项目。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的运作模式,对纺机片约1000亩土地进行分期综合整理开发,融合高端商务、生态居住、特色主题文化娱乐、高端教育、新型颐养等功能,到2022年完成一期项目征迁、挂牌、建设工作,到2025年完成二期项目建设,促进新老下陆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黄石城市更新样板区”。
三是完善交通路网建设。交通兴则城市兴,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按照“因地制宜、强化安全、缓解交通、促进联通”思路,建设铜花路口人行天桥、打通神牛路对接紫新路、对铜草路、红星路、北村一路等一批次干道、背街小巷等进行提档升级,打造铜花南北路餐饮商业步行街,逐步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建设,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安全。
四是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把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相统一,注重规划引导和政府主导,对石门甲、新农村、上下卫、汪家湾等城中村进行综合改造,同步推进老下陆沿街立面、老下陆粮油店、新下陆楚天家电城片旧城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
五是盘活棚改存量土地。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原则,统筹做好土地收储和交易工作,充分盘活棚改地块,对接东方山大健康产业园,在省拖闲置厂房打造特色文创中心,依托湖北青年网络直播空间,在神牛一村、二村等地块打造新型网络直播销售中心。加强招商引资,打造煤机地块教育产业园、有色新村地块新建商业综合体;围绕新兴管业两年搬迁计划,对厂区周边面局与铜产业相配套的高端智能装备,发展铜深加工、精加工下游产业,切实发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
12、实施民生大改善行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和现有各类社会事业场所,着力在服务群众、满足多元化需求上下深功夫、真功夫,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领域的关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是加快推进社区阵地建设。建好社区服务阵地,是建强社区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工作,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必要条件。按照“系统谋划、充分整合、高效利用、分批实施”原则,到2022年底完成新星、友谊、胜利、西花苑、大塘等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提档升级,配套建设社区四点半学校、爱心食堂、市民学校、居民议事协商中心等功能室,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实现办公信息化、管理制度化、工作规范化、服务多元化。
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贯彻落实国民健康政策,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提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东方卫生服务中心、建安卫生服务中心、铜盛卫生服务中心等,新建铜都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片区医生”制,全面推行管理网格化、服务片区化、健康信息化、责任一体化的“片区医生”制度,促进工作重心下移、服务下沉,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变“治病人”到“管健康”,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模式,让群众享受“家门口、零距离、最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发挥“居民健康守护人”作用,推进健康下陆建设。
三是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互助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持续发挥下陆区智慧养老平台的作用,以“互联网+”为抓手,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让安康通成为辖区困难群体的依靠,让政府的优惠政府惠及更多的百姓,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质量。发展和壮大机构养老模式,对下陆区福利中心、万年青和大塘的淑鹏养老院进行提档升级,持续发挥东钢养护院作用,力争“十四五”末辖区养老新增床位500个,推动机构养老规范化、专业化。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利用老旧小区熟人社区优势,将片区医生和医养相结合,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培育养老新业态,同步开展家庭、邻里之间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互助活动,成立各具特色的互助网格,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定制服务,打造社区养老精品工程。
四是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坚持高素质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深耕细作、全面发力、扩优提质、协调发展为主线,整合辖区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治理水平。规范学前教育,加强对民间幼儿园的工作指导,培养2至3个星级幼儿园。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增补和完善托幼机构1至2所,减轻年轻家长生活压力。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校区建设,在纺机地块布局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引进知名的教师队伍,发挥名师效应,吸纳下陆周边的生源,惠及更多的百姓。合理利用煤机棚改地块,建立一所综合文化、体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综合产业园,实现教育兴区。
五是全面推进全民健康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实施健康下陆行动,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职能,落实全民健康国家战略,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弘扬健康新理念,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充分盘活有色体育场馆、团结社区体育馆等资源,打造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六是完善文旅服务体系。强化文旅大融合,依托东方山、磁湖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不断厚植辖区工业文化底蕴,树立文旅新思路,发展文旅新业态,大力推进基层文旅惠民工程,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街头公园、节点健身、生态绿色廊道等小型生态游玩中心,积极打造老旧城区的健康休闲新去向,对骆驼山、黄荆山健身步道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对新下陆东西港、园门港、铁路沿线进行生态廊道升级,推进生态健康的群众性和休闲性。对下陆广场进行提档升级,利用老下陆铁道口、西花苑社区、老下陆法治广场等城市边角余料空间打造一批精致而美丽的口袋公园,让城市健康“深呼吸”,同时成为市民家门口休闲健身新选择。加大文化传承和保护,依托神牛和纺机工业文化将铜花南北路打造成工业文化商业街区,对接孔雀苑诗词社区,打造有色苏式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铜花南北路工业文化街区,推进辖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发展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依托现有资源,打造1-2图书馆联盟、群艺馆等,鼓励和支持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厚植文化底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讲好身边人身边事为着力点,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是加大市场改造升级力度。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对辖区老下陆市场、南村市场、红星集贸市场、北村市场等4个农贸市场从经营秩序、车辆停放、摊位安置、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分类定级、重新布局和升级改造,以康宁社区中和小区为示范,打造若干个老旧小区肉菜店,给市民提供放心、舒心、便利的购物环境,全面提升市民购物的幸福感。
13、实施环境大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等行动,持续推进环境改善和长江生态大保护,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做到辖区旱厕应拆尽拆。融入工业、美术、文化等元素新建或改建一批公厕,打造创意公厕,同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同步配套安装智能公厕管控系统,实现尽快如厕、精准如厕。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大力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垃圾分类处理要求,建设绿色、节约、美丽的城区。
14、实施文明大提升行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主线,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讲和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传播社会正能量,着力推出一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不断增强人们文明实践自觉,营造文明风尚蔚然成风的和谐氛围。
15、实施社会大稳定行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主动发现预防预警机制、三级化解就地处理机制、重心下沉源头治理机制三大机制,搭建“政企联动”平台、“政民互动”平台、“安全防控”平台三大平台,把握领导接访下访、信访积案化解、重点对象随访三大环节,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格局。坚持群防群治、专群结合,坚决防范和打击黑恶势力,坚持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确保辖区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