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下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乃至2020年,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下陆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下陆,是历史赋予下陆人民的神圣责任。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下陆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

“十五”期间,下陆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深化改革、项目建设、优化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全面超额完成。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全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递增1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万元,按现汇率达到2770美元。财政总收入实现2.6亿元,年均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7亿元,年均增长15%,外贸出口实现1608万美元,年均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4元,年均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3元,年均增长9.7%。

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属支柱产业完成了由砖瓦灰沙石等传统建材业向加工制造业的转变,冶金、机械、轻纺等加工制造业初具规模。以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快速发展,2005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1%,比“九五”期末提高了5个点。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2005年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3%,规模以上工业由2000年净亏损647万元,到2005年净盈利1359万元。

3、各项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开,42家区属工商企业全部民营化,盘活资产1.8亿元,有5000余名职工转变身份。民营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区属经济支柱,2005年,非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占区属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6%以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街办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稳步推进。

4、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十五”期间,区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相当于“九五”计划累计投资的4倍,年均增长34%。五年来,先后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50多项,建成了哈特贝尔冷辗扩、大江渣选、新下陆中心商贸城等重点项目,年新增产值能力约2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五年来全区累计投资2.8亿元,建成了城市快速干道下陆段等城区道路,形成了“两纵两横”城区主干路网,拉开了大城区骨架。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五”期间,全区先后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市五医院综合楼、市八医院改造、农村改水、改路等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扩覆征缴力度加大,城市贫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通过改革建立了新的用人制度,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和再就业岗位1.5万个。

(二)“十一五”是下陆区经济社会发展乘势而上的黄金时期。

“十一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国内沿海产业向中部转移加快,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面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抓紧实施都将成为下陆区发展提速的重大战略机遇。从下陆区自身的情况看,随着城市快速干道、黄石外环线、火车新客站的建成和黄荆山新区开发的全面启动,以及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下陆段即将开工建设,下陆区在黄石市发展大格局中的枢纽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将成为全市开发建设的热点,在黄石——大冶一体化发展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成为现实可能。特别是区内集中了一批中央、省、市属大中型企业,是全市大工业最集中的城区之一,具有明显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这几年,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深化改革、项目建设、优化环境”三件大事,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增强发展活力,为“十一五”发展提速积累了强有力的支撑后劲。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下陆区“十一五”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十五”期间,全区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6%,增幅位居各城区榜首。但由于税源结构和财政体制等因素制约,2005年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仅为33%,在全市四个城区中相对较低。可用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市政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保障体系建设资金压力很大。二是遏制环境污染的压力大。下陆城区是传统的工业区,先有工厂、后有城市,城中有厂、厂边有居民,生产区和生活区交错摆布,是下陆城市布局的一大特点。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城区和节约型社会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治理和改造。三是安置失地农民的难度较大。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比重大是下陆区“三农”问题的特殊性。2005年,下陆区农村居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4亩,大量失地农民和富余农村劳动力需要安置和就业。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下陆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十一五”时期下陆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但从各方面条件分析,可以判断:“十一五”时期将是下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只要思路得当,措施得力,全区上下一心,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克难奋进,乘势而上,下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列车将会在快速跑道上,高速平稳运行,再创辉煌佳绩。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下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下陆”为总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快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工作主线,把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优化环境、扩大开放这三个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民营富区、三产活区、旅游名区、城建美区、人才兴区”战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负重奋进,在黄石--大冶一体化发展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把下陆区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铜加工基地、黄石市的工业强区和旅游大区。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继续领先全市,力争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翻一番”,到2010年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全面小康标准,基本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格局。

1、经济发展目标。2010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区直生产总值达到28个亿,年均增长16%;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5.2亿元,其中市考核财政总收入达到1.6亿,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5亿元,其中市考核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000万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0亿元,比“十五”累计投资翻一番,年均增长20%。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3亿元,年均增长13%;外贸出口达到4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0%。

2、社会发展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累计增加就业人数2万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社会研发(R&D)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2%以上;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3、人民生活目标。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0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年均增长7%,逐步将下陆农民纳入城镇养老范畴;城镇从业人员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4、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市里统一要求;重点矿山植被恢复率达到60%以上。

(三)2020年远景目标展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全区工业化进程达到沿海发达地区平均水平,进入现代化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经济总量指标名列全市城区前茅。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新型产业体系。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整体上达到富裕水平。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十一五”期间,下陆区产业发展要继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推广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贯彻和坚持选择性发展农业,加速发展工业,优先发展服务业的方针,做大做强冶金、机械、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商贸物流、纺织服装和精细化工等三大接续产业。

(一)选择性发展农业。

1、发展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农村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实现80%的农民向市民转变,80%的农村向社区转变;形成以精品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

2、发展方向。下陆区城乡交错,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有限的耕地面积将继续减少,而且分布零散,不宜规模化发展农业。但下陆区境内有东方山、长乐山和黄荆山,山场面积较大,具有发展林业和食草动物养殖的比较优势。从下陆区的实际出发,积极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加速的新形势,大力推进退一进二进三产业发展,逐步消化农业生产力,妥善解决城中村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有步骤地引导农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转变。

3、发展重点。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围绕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引导和鼓励农民开展优质蔬菜生产和特色禽畜类养殖。围绕东方山的旅游开发,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发展景观农业和生态农业。围绕东方山脉、黄荆山脉、长乐山脉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林、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修复。重点实施好“4个3工程”,即发展300户特色种养户、开发30家“农家乐”休闲农庄、绿化3000亩宜林荒山、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完成“三改”,即户户通有线电视和自来水、组组通硬化路面,80%以上农户完成改厕。

(二)加速发展工业。

1、发展目标。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全市,2010年,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区直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30%。工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若干个重点骨干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户以上,超过10亿元的企业3户以上,过5亿元的企业5户以上,过亿元的企业8户以上。工业经济效益、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环保节能降耗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新型工业化标准。

2、发展方向。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和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为龙头,以大冶有色、东钢、哈特贝尔、黄石一轴、纺机、神牛公司、美尔雅等大中型企业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攀大扶小(攀上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植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整体实力。

3、发展重点。依托下陆区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规划和建设长乐山工业园区,巩固提升冶金、机械和轻工纺织制造业,突破性地发展精细化工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⑴冶金行业。一是依托大冶有色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突出铜产业优势,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铜冶炼技术水平;高起点发展铜深加工产品,重点开发电解铜箔、优质铜线杆、高精度铜板带等产品,形成铜冶炼、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实施有色冶炼厂综合改造、中铝公司铜板带和鑫辉黄铜、大江紫杂铜等重点项目。扶持冶新铜材、明鑫铜材、众鑫铜业等铜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到2010年,全区形成电解铜40万吨、铜深加工20万吨生产能力。二是依托东钢公司和华钢公司,发展特钢延伸加工产业和为钢铁配套产品,重点实施东钢焦化厂改造、东钢无缝钢管厂改造、华钢30万吨球墨铸管等主要项目。

⑵机械制造业。以哈特贝尔公司、黄石一轴、黄石纺织机械厂、神牛公司为龙头,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整机带附件,推动现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机械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经营。通过引进和利用信息技术、光电技术,加强纺织机械、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档次,提升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重点发展精密轴承、精密轴承坯件及套圈、冲压件、内饰件等产品。鼓励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推动资产重组,引进一批汽车零部件项目,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重点实施精密轴承坯件扩建、黄石轴承厂迁建、中天机械、盛大机械、神牛公司改造等主要项目。到2010年,机械制造业力争形成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能力。

⑶纺织轻工行业。坚持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的发展方向,增强市场适应能力,瞄准目标,不断创新,着力打造精品名牌。重点扩大服装、面料、塑料制品和包装制品等发展基础较好的产品生产规模,支持美尔雅女装、鸿源面料、新宇包装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实施美尔雅女装基地、鸿源服装面料基础、华佳塑业扩建、天华塑管、新宇包装等主要项目。到2010年,纺织轻工行业力争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能力。

⑷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下陆区现有产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和电子信息产业,到2010年,区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亿元。精细化工行业,重点支持汇波防腐公司和东方化工公司的发展,依托黄石地区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突出日用化工、生物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和饲料添加剂等领域,抓好碳酸锶加工、高纯活性氧化锌、磷酸二氢钙、精制氟化镍和鑫诚制酸等重点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支持虹光电子、特种电缆、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等项目建设。同时,依托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和黄石高新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和开发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其它产品。

(三)优先发展服务业。

1、发展目标。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3%,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35%。服务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到2010年旅游业营业收入达到1.2亿元,基本形成黄石市的旅游大区和商贸流通重点区的格局。

2、发展方向。“十一五”期间,下陆区服务业发展要坚持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形成产业优势。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和新型业态,推动服务业优化重组,全面提升服务业层次。

3、发展重点。从下陆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下陆区旅游资源优势和枢纽中心的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和商贸流通两大关键领域,重点推进旅游景点开发和流通大市场建设。

⑴旅游业。突出“东方山品牌”,着力打造黄石市的旅游大区。通过五年努力,形成融生态旅游、佛教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巩固提升在全市旅游业中的龙头地位,为创建国家“AAAA”级特色旅游区奠定基础。

以东方山风景区建设规划为蓝图,加快东方佛国、东方仙境、东方乐园三大核心区建设,将项目建设、风景林地营造和森林植被改造有机结合起来,适时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不断丰富主打产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东方山历史渊源,加快打造佛、道教典故旅游线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转移就业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选择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的行政村,发展乡村旅游。“十一五”期间力争建成万亩生态林、五百罗汉堂、东方仙居、专业花卉苗圃基地等一批旅游项目。

实施旅游名区战略,积极策划,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创造条件积极申办、组织各类会议、以及展览、文化、体育和经贸活动;集中办好一两个有影响的、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加强与全市旅游业的协作,巩固和扩大国内旅游客源市场。  

⑵物流服务业。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呼应罗桥物流中心区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中成片开发的原则,培育和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形成与罗桥物流中心区相互衔接、配套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优先支持物流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下陆,重点建设钢材、铜材等专业交易市场,着力培育一批骨干物流企业。

⑶商贸流通业。整合区内商业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新型业态。以个体和小企业集群发展为内在动力,发展“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和“小资本、大集聚”的区域特色产业。鼓励中百、金港、华联等连锁企业向社区延伸,满足居民购物便捷的需求。支持以三五轩、铜花山庄为代表的餐饮娱乐企业采用现代业态,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提升服务档次。积极适应商务洽谈、休闲旅游等消费需要,引进国内知名连锁企业,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档次的餐饮娱乐企业。促进餐饮业、酒店业和娱乐业的有机结合,开发建设新的特色商业街,形成吃、穿、住、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消费环境。“十一五”期间,商贸流通业重点实施金港超大型商贸楼、铜花山庄娱乐城等主要项目。

⑷社区服务业。扩大社区便民商业、医疗卫生、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教育科普、体育健身、法律援助、就业信息咨询、就业培训和推荐服务,促进公益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完善社区卫生保障网络,加强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加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社区服务信息网站、求助呼叫系统和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社区服务信息化。

⑸信息服务业。一是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先导,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共享,鼓励和支持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推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建立完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防护,规范信息服务行为。三是积极培育信息服务市场,拓展信息服务市场的范围,鼓励和支持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展公益性服务;积极建设高水平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着力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业。四是着力培养信息服务业人才,提高其整体素质。

⑹房地产业。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适量开发廉价商住楼盘,通过旧城改造、迁村腾地、集中还建等方式,引导零星居民点逐步向社区聚集。开发一批功能完善的居民住宅区、高档住宅和写字楼,形成高、中、低兼有、商住平衡的房地产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培育和发展二级市场,完善物业管理,促进住宅管理社会化、专业化。重点建设一批生态住宅区、节能型住宅区和经济适用房项目,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市民的住房需求

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功能为重点,以建设园林生态城区为目标,促进城区设施、城区布局、城区环境的不断优化和配套完善。

(一)城区道路建设。理顺城市路网与过境公路、铁路的关系,抓紧实施栗山路二期、快速路三期、铜花大道续建、铜都大道、沿湖路四期、下陆大道改造和社区、村组泥巴路改造等项目,积极配合大广高速公路(下陆段)建设,形成内要循环、外要畅通的路网布局。

(二)城区管网建设。以创双城为契机,加强城区供水管网和排洪、排污、天然气管网建设,实施下陆地区排洪港改造,逐步将下陆污水处理引入全市排污系统,启动供电、通信系统地下管网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区生产、生活条件。

(三)市政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休闲广场、社区广场,加强城区道路、广场等绿化带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绿色空间。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实施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改造工程,逐步实现城区垃圾收运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进一步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改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城市管理。理顺关系、完善机制,逐步形成“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区为主导、街为基础”的城管格局,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五、改革开放

(一)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着力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大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激发企业快速发展的活力,持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把政府管理的着力点转移到宏观调控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上,积极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建立完善政务公开、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

(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按照“全党抓经济、全力抓项目、全民抓招商、全程抓服务”的要求,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程度,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提高招商的层次和水平,改善招商的结构和质量。实现招商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二是从主要依靠政策优势吸引外资向依靠优化环境和“软实力”优势吸引外资转变,内外兼修形成新优势;三是从单纯的引进资金向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和引进优秀人才并重转变,实现引资、引智、引才三者协调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完善和落实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强化土地资源的管理,走集约、节约用地的路子,建立规范的矿业产权市场,严格准入条件,严禁乱采滥挖,规范矿业管理,建立良好的矿业秩序。促进矿山企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加工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察、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矿山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生态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工程,严防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倡绿色消费。坚持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产业园和资源节约型城区。充分运用政策杠杆,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坚决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对新建、扩、改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通过实施有色冶炼节能改造、东钢和华钢环保综合治理、黄荆山北麓和长乐山植被恢复等环保建设工程,实现下陆地区人民居住环境的明显好转。

七、发展科技、教育、人才事业

(一)科技。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点是依托中央、省、市属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有效激励中小民营企业走科技创新道路,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和体系,确保政府在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到位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

(二)教育。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强化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一是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扎实抓好学前三年教育,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打造2至3所品牌中小学。二是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完善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完善的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区域教育体系。着力提高劳动就业能力和国民素质。

(三)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抓紧建立和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努力创造一个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用人环境。加快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通过岗位继续教育和外派深造等形式,加快现有人才知识更新步伐,改善知识结构,盘活现有人才存量。通过政策导向、市场配置等手段,围绕重点学科、重点课题、重大工程建设面向全国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增量。打破论资排辈的选人、用人制度,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把知识、技术、专利、管理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努力形成能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创新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氛围,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环境。

八、全面推进和谐下陆建设

(一)创造条件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统筹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企业用工激励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督,规范企业裁员行为,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认真落实扶持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建立稳定的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体系,对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民营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参保率。完善城市低保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力度,切实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的保障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职能,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稳定增长。以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层文化、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确保农民和社会弱势群体公平享有公共服务,依法推进残联社会事业发展。

(三)努力改善卫生医疗服务。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优化配置卫生医疗资源,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指挥、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和村级卫生室达标率双达100%。

(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政府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体育工程,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快区、街、社区文化中心(站)建设,重点实施区文体活动中心工程和文化娱乐一条街的规划建设,实现每个街道拥有一个文体活动广场,每个社区拥有一套体育健身器材。不断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强城乡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五)加强民主法冶建设,推进依法治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在民主参政管理社会事务中的参与、监督作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社会事务的渠道。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和规范政务、厂务、村务、校务公开,推进政府工作法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制和违法行政追究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治观念,有效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军地”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国防动员工作,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和人防法治化建设。依法妥善安置退伍、业军人大力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