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2022年下陆区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下陆区加快创新活力城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为延续近些年我科技创新的良好态势,根据市创新促进委员会工作要点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制定2022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2022年,下陆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各项部署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聚焦建设创新活力城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深度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确保全年各项重点科创指标完成,考评成绩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二)工作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115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63亿元以上,研究与实验发展投入强度1.39%,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2.02%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0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 家。

二、作重点及举措

(一)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服务下陆高质量发展

1、全面开展创新活力城区建设。统筹推进我区创新活力城区建设各项工作,组织召开推进会,对重点创新任务和重点科创项目,集中精力,倒排工期,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责任单位:区创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打造特色创新产业科技园区。完成国家火炬下陆区特色产业基地申报。依托长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积极谋划国家火炬下陆区特色产业基地申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建成下陆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引入高精尖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加快园区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千亿产值“华中铜谷”,释放优势产业集群效应。谋划黄石东方大健康产业园发展,聚焦大健康产业园定位,谋定一批项目,科学布局,确保明年有具体项目入园落地。加快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力争2022年率先在全市建成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努力建成辐射鄂东南、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各街道(园区)〕

3、共建鄂州机场临空组团。深度对接鄂州花湖机场,做好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力争2022年三季度启动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期建设,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综合服务大楼、物流仓储基地、展示交易数字馆建设,并实现投产运营。推动与鄂州、黄冈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智慧物流、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建设临空产业集聚区,联合打造临空经济带。〔责任单位:老下陆街办、区招商服务中心、长乐投资公司、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二)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按照“初创型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进行梯队培育,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费减免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辅导鼓励企业加大设备和信息系统改造投入,推动企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引导全区智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大力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跨境电商、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和环境友好型项目。2022年确保全年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以上。〔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区招商服务中心、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各街道(园区)

5、做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全年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库企业达40家以上,新增省级“瞪羚”企业1家以上。申报“专精特新”企业7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养和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2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15家。〔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各街道(园区)〕

(二)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支撑水平

6、积极推进创新平台提质增效。一是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壮大。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原则,支持湖理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壮大,提档升级,引导湖北省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提升创新能力。精准对接省内外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实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壮大区域创新实力。二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鼓励企业自建、与高校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使其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区科协、各街道(园区)〕

7、抓好“双创”平台建设。积极指导磁湖汇、湖北理工慧谷孵化器做好科技企业孵化器提档升级,支持磁湖汇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依托小微创业园、总部经济大楼等载体,加快建设一批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支持工业互联网众创空间建设,努力将龙翔科创园打造成市级众创空间,引导产业园向精细化、特色的众创空间转型。支持湖北润信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黄石润信农产品批发市场闲置楼宇筹建众创空间。〔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各街道(园区)〕

(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政产学研融合互通

8、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积极组织企业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3个100”专项行动,积极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力争最大限度地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开展和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9、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按照全市产业规划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布局,落实《关于深化在黄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的精神,支持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建设技术转移示范平台。积极引导华中铜、大江环科、朗天药业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7亿元。〔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10、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收集企业技术难题,引导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对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创造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吸引高校、院所、科研人才进企业一线,解决技术难题、“卡脖子”技术,激励更多科研人员不断创新,不断挖掘个人潜力,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支持中铜华中铜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五)让科技为惠民赋能,释放发展新潜力

11、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搭建政银企业对接平台,进 一步创新融资模式,完善“市区联动、银企对接”工作机制,不断扩大科技信贷覆盖面,积极为科创企业提供良好融资环境。大力推广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业务,普及投贷联动、政银企联动等融资模式。力争1家科技型企业在创业板、北交所和新三板、四板上市挂牌。〔责任单位:区金融办、区科经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1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周、12.4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有声势、有规模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围绕专利权质押融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知识产权保护与挖掘等主题,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 300万元。〔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经局〕

13、精准发力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推进流通体系标准化建设。提升全区商圈业态及城市更新规划,强化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塑造。充分发挥“双千”平台作用,形成解决难点的合力,跟进制定惠企政策落地,确保“双千”工作精准发力。〔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各街道(园区)〕

14、聚力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形成智能高效、管理到位、服务全面、安全实用的智慧安防小区应用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结合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积极引入第三方市场运作,逐步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全覆盖。升级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增加线上线下服务内容,开发“下陆养老服务”手机小程序,实现拿起手机,点击屏幕,各种方便快捷的助老服务就能送到家中,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智慧养老的便利。在鄂汇办黄石旗舰店中,扩大下陆区政务服务网上办事专区,申请人能够实现预约、申请办事、评价闭环管理。积极参与并推进智慧社区项目建设,选择铜花、石榴园等相对成熟和意愿度高的社区试点先试先行。〔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政数局、各街道(园区)〕

(六)创新“双招双引”模式,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15、加强人才招引力度。建立和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降低企业引才成本。依托商会等建立人才工作联络站,聘任一批“人才顾问”。推动人才驿站、人才超市提升服务质效,构建拴心留才人才发展环境。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办一次行业性工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开展第六届“下陆工匠”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支持湖北理工学院整合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新建湖北理工学院航海学院校区。〔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总工会、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16、强化科技人才引进。深化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机构科技合作,积极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积极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引导企业入驻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和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深圳离岸科创中心,实现“引才在外地、用才在黄石”。积极培育“双创战略团队”,重点引进紧缺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充分引导发挥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实效,为企业输入新鲜科技血液。全年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新引进科研人才50人以上。〔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区人社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七)强化工作保障,着力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生态

17、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各级媒体全方位展示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支持辖区各企业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举办项目路演、产学研合作对接等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开展企业家坐谈会、人才研修沙龙、人才联谊、产才对接等活动不少于5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人才办、区总工会、区科经局、区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区科协〕

18、加强保障措施。调整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下陆区创新促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定期研究解决创新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将重点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全区目标考核体系,并将创新工作绩效作为年终领导班子和个人履职尽责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区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2.02%,综合运用财政拨款、上级奖励、基金、贴息、担保等财政资金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责任单位: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科经局、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