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关于印发《黄石市 2023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 “省培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各相关直属单位:

现将《黄石市 2023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落实。


黄石市教育局

2023 年 6 月 20 日

黄石市 2023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

“省培计划”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工作部署,按照省教育厅审核通过 的《黄石市 2023 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规划方案》《黄 石市 2023 年 “省培计划”项目规划方案》,现就我市 2023 年中 小学幼儿园教师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深刻把握教育高 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示范引领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完善 黄石市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高端引领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师资支撑。

(一)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国家、省、市、县、校 五级培训体系建设,重点提升县级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的专业能 力,有效带动学校校本研修和教师自主研修。推动建立分层分类、阶梯式的教师成长发展体系,深入推进需求导向的精准培训。

(二)培养教育高端引领人才。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 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教

师和校(园)长,引导支持参训教师和校(园)长参与对口支援、协作帮扶等社会服务,辐射带动农村和薄弱学校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质量提升。

(三)提升农村师资力量。以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 养培训为重点,分层分类精准实施专项培训,积极推进以教师自 主选学、系统提升、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培训改革,辐射带动乡镇、 校级教师培训,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域教师校长能力整体提升。

(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基于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基础条 件和应用需要,构建“ 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 新、精准测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分类设置管理者、培 训团队、学科骨干教师项目,示范引领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二、项目设置

(一)“国培计划”培训类别。依照《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 关于调整省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经费参考标准的通知》 及项目规划指引,2023 年黄石市 “ 国培计划”项目共编制 9 个 类别、13 个培训项目,预计培训教师 1447 人,项目预算 614 万元。

类别一:农村骨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

包括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乡村首席学科教师、幼儿园 骨干教师培训 3 个子项目,培训人数分别为 160 人、50 人和 100人,培训时长 15 天,提升农村骨干教师核心能力与专业素养,培养市县级学科名师后备人才。

类别二: 自主学习模式研修

在黄石港区开展自主选学试点,培训对象为初中语文、数学 学科教师,培训人数 200 人。构建“教师申报、能力诊断、菜单 选课、教师选学、应用实践、考核评价”于一体的教师个体选学流程,提升区级教师培训能力。

类别三:“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

选取阳新县东春中学和排市中学作为帮扶学校,培训教师  70 人,时长为 90 学时。构建 “1+1+1+M”(1 所师范院校、1 个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1 个市级优质教育集团、M 所乡村帮扶学校)联动帮扶研修模式,推动乡村学校教师发展。

类别四:市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

面向市县级培训管理者、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培训人数 52 人,培训时长 10 天。 旨在学习省内外教师发展先进经验,提升教师培训者队伍专业水平。

类别五:骨干校园长能力提升研修

1.黄石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深度研修。面向公民办中小学校 长,培训人数 50 人,培训时长 20 天。帮助校长凝练办学思想、 形成办学风格、提升教育研究能力,培养一批教育家型校长后备人才。

2.幼儿园骨干园长能力提升培训。面向公民办幼儿园骨干园

长,培训人数 80 人,培训时长 18 天。帮助园长更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幼儿园保育保教制度建设和水平提升。

3.黄石市优秀园长深度研修。面向全市公民办幼儿园优秀园 长,培训人数 55 人,培训时长 18 天,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家型园长后备人才。

类别六: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研修

面向全市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培训人数 80 人,培训时长 10天。促进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批优秀党组织书记。

类别七: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

面向中小学校校长,培训人数 450 人,项目周期 3 年,每年 培训 150 人,培训时长 7 天,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

类别八: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

面向全市中小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人数 900 人,项目周期 3 年,每年培训 300 人,培训时长 7 天。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能力。

类别九: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面向全市农村中小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培训人数 300 人, 培训周期 3 年,每年培训 100 人,培训时长 6 天,打造“素质好、教学优、懂技术、会应用、善指导”的县级培训指导团队。

(二)“省培计划”培训类别。2023 年黄石市 “省培计划” 项目包含荆楚名师名家工程和兴师培训系列计划 2 个类别、5 个培训项目,预计培训人数 290 人,培训预算经费 174 万元。

类别一:荆楚名师名家工程

1.黄石市名校长培训。培训对象为中小学优秀校长,培训人 数 30 人,培训时长 2 年(第 1 年集中培训 30 天),采用集中研 修、导师个性化指导、跟岗学习、自我提升等方式,帮助校长进 一步凝练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办学治校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校长。

2.黄石市名师培训。培训对象为中小学优秀教师,培训人数 50 人,培养时长 2 年(第 1 年集中培训 30 天),导师个性化指 导、跟岗学习、自我提升等方式,帮助优秀教师进一步凝练教育 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教师。

类别二:兴师培训系列计划

1.黄石市思政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 师,培训人数 100 人,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学资源、人才 培养等一体化建设,提升思政教师队伍育人水平,推动黄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

2.教研员培训。培训对象为市县级教研员,培训人数 60 人, 培训时长 10 天。提升教研员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引领技 巧、教师专业发展设计和教育测评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胜任新时期教学研究工作。

3.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普通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人数 50 人,培训时长 10 天,旨在深入理解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赋能专业成长,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

三、工作组织

在市教育局党组领导下,相关科室、二级单位根据责任分工全过程参与,信息中心负责“国培计划”信息化项目规划及实施。

(一)制定培训规划。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 2023 年市州 “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及“省培计划”项目规划要求,制 定培训项目规划初稿,报省教育厅及教育部审核,并提请局党组审定。

责任部门:教师管理科、教师发展中心

完成时限:3 月上旬

(二)承训单位(机构)招标

1.公开政府采购意向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

完成时限:4 月中旬

2.遴选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全过程咨询机构)

择优遴选一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须在政府采购网代理机构 名录内)负责国培、省培项目政府采购代理工作,协助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编制、组织合同签订及履约验收等工作。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直属机关纪委、计财科、教师管理科、基础教育科、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

完成时限:5 月上旬

3.确定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市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负责编制项目规划与采购需求,全过程咨询机构根据项目情况,完成采购需求咨询报告及采购实施计划咨询报告编制。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各县(市、区)责任部门

完成时限:5 月中旬

4.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的审查。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相关 部门及专家对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进行审查。其中,合同文本需由法律顾问进行审核。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直属机关纪委、教师管理科、基础教育科、计财科、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

完成时限:5 月中旬

5.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项目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教师发 展中心整理汇总前期资料,包括采购需求、采购实施计划及审查意见等,报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计财科、基础教育科、

教师管理科

完成时限:5 月中旬

6.资金使用备案和采购计划备案。填报项目资金使用申报 表,做好资金使用备案工作;在预算一体化系统中做好采购计划备案工作。

责任部门:核算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完成时限:5 月中旬

7.编制项目招标文件。 由全过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招标文件。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信息化项目)

完成时限:5 月中旬

8.确认项目招标文件。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招标文件,并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招标文件审核情况,确认招标文件。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

完成时限:5 月下旬

9.招标承训单位(机构)。由全过程咨询机构发布招标公告,组织开评标,发布中标结果公告和中标通知书。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

完成时限: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

10.签订合同。与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签订合同,同时

做好合同备案、公示工作。

责任部门:核算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

完成时限:6 月下旬

(三)实施培训项目

1.编制项目实施时间安排表。相关单位与第三方承训单位

(机构)协商确定子项目实施时间。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各县(市、区)责任部门、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

完成时限:6 月下旬

2.选派参训学员。印发项目参训学员选派通知,汇总参训学员信息。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各县(市、区)责任部门

完成时限:6 月下旬

3.审核项目实施方案。各相关责任科室、二级单位根据项目责任分工审核实施方案。

责任部门:教师管理科、基教科、计财科、信息中心、教师

发展中心、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

完成时限:6 月下旬

4.下发开班通知。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与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共同拟定子项目开班通知,通过统一平台下发。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各县(市、区)责任部门

完成时限:7 月上旬至 11 月

5.监督检查。各相关责任科室、二级单位根据分工,对实施项目开展抽查监督。该项资金使用纳入内部审计范围。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直属机关纪委、办公室、计财科、教师 管理科、基教科、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

完成时限:6 月下旬至 11 月

(四)项目履约验收及经费支付

1.经费争取与拨付。与市财政积极沟通联系,确保培训计划中央资金和省级资金及时拨付市教育局。

责任部门:计财科、教师发展中心

2.培训项目履约验收。各相关责任科室、二级单位对完成项 目开展履约验收。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做好项目自评,整理 并提交自评材料;全过程咨询机构协助收集、整理履约验收资料,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出具履约验收报告。

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信息化项目)

完成时限:7 月-11 月

3.培训项目经费支付。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整理项目经 费财务报销资料,经各相关责任科室、二级单位审核把关后,报财务报销流程。

责任部门:核算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第三方承训单位(机构)

完成时限:8 月-11 月

四、工作要求

(一)规范管理项目。相关科室、二级单位要切实加强“国 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申报、培训规划 制定、组织实施、过程管理、绩效评价、保障协调与材料报送等 工作。根据项目条件精准遴选参训学员,开展学员培训成果应用 考核,及时向学员选派单位通报参训情况。落实省教育厅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平台应用要求,规范、精细管理教师培训学时。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等因素,加快项目执行进度,除跨年度实施项目以外,原则上所有项目要在 2023 年 11 月前实施完成。

(二)严格资质要求。选取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 完成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承训机构遴选招标代理工作。严 格履行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政府采购工作要求,通过公开 招标择优遴选项目承担单位(机构)。 申报单位(机构)应符合 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机构遴选条 件的要求,申报在线培训项目的单位(机构)须具备教师远程培 训资质。重点遴选具有承担湖北省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实施经验、绩效评估较好的高校和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

(三)规范资金管理。落实国家、省关于培训费管理规定, 规范黄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和省级培训计划补助资金 管理,完善资金使用管理细则,规范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 全、规范和高效。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省外集中培训项目经 费标准为 500 元/人天,省内集中培训项目经费标准为 400 元/ 人天,网络研修项目经费标准为 5 元/(人 · 学时),对不超过 100 人的同步在线培训,经费标准为不高于 40 元/ (人 ·学时), 100 人及以上的较大规模同步在线培训,经费标准为不高于 3000元/学时。

(四)强化质量管理。根据省财政厅、教育厅下达资金、规 划指引及指导方案设置项目、确定培训规模,实行项目统一申报、立项审核制度,把好项目质量关。项目管理机构和承训院校(机构)协同建立培训、管理、使用、考核一体化机制,精准记录教 师培训信息,对教师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适时提供反馈和跟踪指导,项目结束后开展项目结项验收和绩效评估。

(五)做好疫情防控。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防控措 施,要把国培、省培项目实施及疫情防控措施纳入工作重点,建 立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参训学员交通、餐饮等安全保障, 确保参训学员人身财产安全。各项目承担院校(机构)要加强学 员健康管理和安全教育,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改善培训条件,引导学员培训期间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在省教育厅省级以上中小学教师培训 项目办公室的指导下,成立黄石市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领 导小组,设立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办公室,组建市级 专家工作组,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做到对培训机构与项目区县的指导与评估的全覆盖。建立与完善 国、省、市、县、校五级培训机制,明确各级培训重点,实现全员培训、全面提升。

(二)加强过程监管。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和申报要求,制定 项目预算,健全项目资金管理、物资采购、财务报销、项目成本 会计核算等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定使用 “国培计划”“省培 计划”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将培训需求调研、方案研制、绩效评价、训后跟踪指导纳入培训实施流程,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培训经费根据项目实施绩效考评情况和实际培训人数进行核算。

(三)加强宣传推广。加大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宣传 推广力度,进一步彰显社会效益。积极参加 “国培计划”“省培 计划”省级优秀案例评选,从统筹规划、模式创新、培训体系建 设、管理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凝练实施经验。加大精品项目、精品 课程、优秀学员、优良培训院校(机构)和教师发展基地校等宣传力度,引领带动各级培训服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