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下陆区团城山街道地处黄石的中心城区,社会矛盾多元、群众需求多样,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高。近年来,团城山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网格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创新建设“网格驿站”,延伸社区服务居民的触角,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7月4日,团城山街道石榴园社区居民贾师傅照常来到小区内的“初心驿站”。驿站里,初心银行、初心回音壁、红石榴初心服务直通车等功能一应俱全,来自家门口的暖心服务,让这里成为最受周边居民欢迎的地方。
今年来,团城山街道大力推进红色驿站建设,石榴园社区利用闲置房屋,打造出全区首家初心驿站,让红色驿站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服务站”。杭州东路社区等一大批红色驿站正在加紧推进实施。街道积极推进贴心服务便民化,让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社区片医、社区民警、社区法律工作者“五员”入驻驿站,提供居民办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各类服务,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办事就在“家门口”。以“邻里议事亭”为载体,通过接地气的凉亭会议、圆桌会议、长凳会议等,汇聚民情民意民智,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构建“一核为主、多元共治”的居民议事协商体系,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引导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汇聚业委会、包保单位、物业等多方力量,坚持“一核引领 多元共治”,建立完善“党员群众同心,共治共建家园”基层治理机制。全面推广应用“平安E家”小程序,拓宽群众“随手拍,随时报”的反馈渠道,鼓励群众及时反映自身诉求、报送身边隐患、表达监督意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多元共治新机制。“我和丈夫现在身体都不好,儿子身患残疾,今年27岁了都没有合适的工作,我想你们社区能否帮忙给儿子找个适合他的工作。”3日,社区网格员雷曼在辖区占鲁家湾走访时,居民张细桂反映道,雷曼一一做好记录。
南湖社区是今年新成立的社区,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和网格员深入小区、业委会、物业,开展实践活动,发放《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公开信500余份,收集问题清单35条,网格化管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团城山街道做实网格,延伸服务触角。严格落实“一格一员”,进一步压实网格责任、缩小服务半径,重新细化优化网格划分,整个街道由原来92个网格增加到167个。同时,将网格员和网格服务团队信息推送到居民楼栋门口,群众线上线下点单,网格员和服务团队上门服务,不断做实做优服务,用行动力提升服务力,用网格员“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居民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满意度。全面推开“全科社工 一体网格”服务模式,整合公安、城管、卫健、司法等资源全部进入网格,实现矛盾化解、群众诉求、政务服务“一网兜底”。因地制宜,引导社区根据自身资源、立足特色,建立差异化、特色化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广州路社区以“安居广厦、马兰花开”为主题,大力推进“六百工作法”,基层治理之花花开满园。石榴园社区推进‘微行动、微公益、微讲堂、微心愿、微实事’5微服务,叫响了“魅力红石榴,幸福520”品牌,一抹石榴红成为社区独特风景。杭州东路社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依托“邻可爱、邻慰老、邻里宣、邻里乐、邻治理、邻文化、邻里帮”7支党员服务队伍,打破邻里隔阂,升级“邻组织”、助推“邻议事”、鼓励“邻服务”为核心,构筑大邻里美好生活共同体。柯尔山社区以居民参与社区共建为主线,引导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K23幸福家园”特色活动,展现了共治共享新面貌。建立“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机制,大力培育志愿服务组织,选树志愿服务“红人”,打造了16号文化乐园、“K23幸福家园”、“邻里帮”志愿服务服队、贤人马大姐志愿服务队等一批优质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在治安巡逻、文明劝导、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街道通过外出参观学习、社区宣讲等方式,同时开展社区书记沙龙、头脑风暴、专家点评会、互评会等,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强化效果导向,以一点带动一片,深入推进实施“一社一品”基层治理品牌计划,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