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江洋社区居民把日子过成了诗
暮春时节,漫步在下陆区江洋社区,蓝天白云,树木葱郁,村庄干净整洁,一幅充满生机、美丽和谐的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如今村庄变得这么美,人气也越来越旺啦!”居民江国加指着家附近的江洋生态谷,脸上洋溢着喜悦。“现在来这里的游客可不少呢。”
江洋社区是村改居社区,有8个自然湾,分布在发展大道两侧,“城市乡村各一边,有山有水少量田”是该社区的真实写照。
过去,社区存在飞线充电现象。为规范电线安装,社区干部积极联系供电部门,决定开展一次社区电线规范整治行动。这时,江洋社区江洋上湾党员江和仿挺身而出,提议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并坚定地说:“从我家开始!”
“有了党员带头,居民们纷纷表示赞同。”江洋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江建军感慨道,家家户户都积极参与到“飞线整治”行动中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社区线路变得规划合理、整洁有序。
随着居民思想的转变,社区一系列“美颜工程”接连落地实施——清淤3口百年古塘,改建8处生态停车场,12处卫生死角变身“口袋花园”。“现在社区就像一个景区,游客问路时,我都能挺直腰板为他们指方向!”江国加指着家门口新划的停车位,满脸自豪地笑道。
环境的蝶变,为社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社区依托修复后的500亩生态基地,锚定“山水+”“田园+”“康养+”三大主题,打造篷客月牙湾露营基地、壹山咖啡、山屿小筑民宿、江洋谷生态餐厅四大核心项目。其中,隐于林间的山屿小筑民宿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典范——推窗见绿、卧听鸟鸣的设计理念,让城市客群在竹影清风中找寻诗意栖居。
“坐看云起时,这里的每个角落都仿佛是与自然对话的剧场。”店长任学浩指着半山腰的观景平台介绍道,在试营业期间,该民宿的入住率已超过七成。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社区创新采用了土地流转、居民入股、技能培训“三步走”策略:将闲置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引导居民以多种形式参与经营,并大力培育本土文旅服务队伍。目前,已有30余名居民成功转型为生态讲解员、民宿管家、营地导师,更有5户家庭开办农家乐,实现了自主创业。62岁的居民王桂香在生态餐厅实现了再就业,“每月能增收3000多元呢。”
目前,江洋社区正谋划“生态+”的进阶版图。依托老下陆街道的规划指导,社区将推进文创市集、自然教育营地等二期项目,开发研学旅游、节气农耕等体验产品。同时,还将同步启动“星空露营节”“山野艺术季”等活动,构建四季无休的文旅消费场景。“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留下来,更要让生态价值流动起来。”江建军透露,预计社区集体收入每年增收约70万元。
暮色渐沉,江洋社区月牙湾的彩灯逐一亮起,吉他声伴着笑语在林间流淌。江洋社区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